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亚波长微结构的磁光效应研究的任务书 任务书 课题名称:亚波长微结构的磁光效应研究 课题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磁性材料在存储数据、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磁光效应作为磁性材料中一种有着重要应用前景的物理效应,具有在数据存储、高灵敏磁传感器、非接触式测试以及纳米技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目前,这一领域中磁性材料的磁光效应研究大多局限在基于微米尺度的磁光现象研究。而近年来,亚波长微结构磁光效应的研究开始受到关注。亚波长微结构的磁光效应因具有很强的局域化性质和微结构敏感性,所以在提高磁光效应灵敏度、实现磁光现象控制等方面具有很大潜力。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亚波长微结构下的磁光效应机制及其特性,以期为磁性材料的相关应用提供新的研究手段和思路。 课题任务: 1.总体目标:探究亚波长微结构磁光效应的机制及其特性,为磁性材料的相关应用提供新的研究手段和思路。 2.研究内容 (1)建立亚波长微结构磁光效应的实验测试系统,对不同微结构下的磁光行为进行实验研究。 (2)通过理论建模与模拟计算的方法,深入探究亚波长微结构下的磁光效应机制。 (3)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模拟分析,探究亚波长微结构下磁光效应在不同频率范围内的特性。 (4)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模拟分析,探究微结构参数对亚波长微结构磁光效应的影响。 3.研究方法 (1)建立实验测试系统,采用磁光效应等光学测试技术,对亚波长微结构下的磁光行为进行实验研究。 (2)通过理论建模与模拟计算的方法,对亚波长微结构下的磁光效应机制进行深入探究。 (3)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模拟分析,探究亚波长微结构下磁光效应在不同频率范围内的特性。 (4)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模拟分析,探究微结构参数对亚波长微结构磁光效应的影响。 4.研究进度 第一年: (1)完成实验测试系统建立并对亚波长微结构下的磁光行为进行实验研究。 (2)对亚波长微结构下的磁光效应进行理论建模与模拟计算的研究。 第二年: (1)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探究亚波长微结构下磁光效应在不同频率范围内的特性。 (2)探究微结构参数对亚波长微结构磁光效应的影响。 第三年: (1)进行实验与理论研究整合分析,形成亚波长微结构下磁光效应的特性与机制综合研究成果。 (2)根据综合研究结论,进一步探讨亚波长微结构磁光效应在磁性材料领域中的应用。 5.课题预期成果 (1)建立亚波长微结构磁光效应的实验测试系统,开发探测亚波长范围内磁光现象的新技术手段。 (2)探究亚波长微结构下的磁光效应机制及其特性,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 (3)深入探究微结构参数对亚波长微结构磁光效应的影响,为磁性材料的相关应用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4)研究成果可以为磁性材料中的数据存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领域提供新的研究手段和思路,具有显著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 6.经费预算 本课题研究期为三年,经费预算总额为200万元。其中,设备购置及维护费用60万元;人员工资与酬劳60万元;差旅及会议费用20万元;实验材料及相关费用40万元;专利申请及发表论文费用20万元。 7.研究团队 本课题研究团队由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李明博士带领,包括硕士研究生3人和工程师1人。同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作为顾问提供指导。 8.课题管理 本课题遵循大连理工大学科研管理规定,设立研究小组,对课题研究进度、材料支出、经费管理等进行资金管理和过程管理,同时,按照要求提交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和相关材料,并接受科学技术委员会的督导检查。 参考文献: 1.杨春生,王官赠.微纳加工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J.L.Shen,X.Li,J.J.Li,etal.Ultra-smallmodulatorsachievedbystronginterferenceeffectofcoupledMieresonators.OpticsExpress,2013,21(26):32086-32094. 3.T.Futami,J.Ohta,A.Sakai,etal.Localizedsurfaceplasmonresonanceinducedsporadicallyindye-loadedmetalnanowires.JournalofNanophotonics,2011,5(1):053523. 4.M.L.Juan,R.Gordon,Y.Pang,C.A.Mirkin.Goldnanorods:seed-mediatedsynthesis,andopticalproperties.JournalofPhysicalChemistryB,2001,105(19):4633-4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