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不同剪跨比再生保温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为题目,写不少于1200的论文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不同剪跨比再生保温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探究了再生混凝土在抗震性能方面的表现。实验采用钢筋混凝土模型,由于再生混凝土的特殊性能,造成了一些影响,并探究了不同剪跨比对墙体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墙体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而当剪跨比达到一定程度时,墙体的抗震性能有所下降。实验结果对再生混凝土的开发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剪跨比 Abstract Thispaperexplorestheseismicperformanceofrecycledthermalinsulationconcreteshearwallswithdifferentshearspanratiosthroughexperimentalresearch.Steelreinforcedconcretemodelswereusedintheexperiments.Duetothespecialpropertiesofrecycledconcrete,certaininfluenceswerecaused,andtheimpactofdifferentshearspanratiosonwallstructureswasinvestigated.Theexperimentalresultsshowedthattherecycledconcretewallshadgoodseismicperformance,andtheseismicperformanceofthewallsdecreasedwhentheshearspanratioreachedacertainlevel.Theexperimentalresultshavecertainreferencevalueforthe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ofrecycledconcrete. Keywords:recycledconcrete,shearwall,seismicperformance,shearspanratio 1.引言 钢筋混凝土是现代建筑常用的一种建筑材料,其强度和韧性优越,已得到广泛应用。再生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环保型建筑材料,具有使用废旧物料循环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优点。因此再生混凝土逐渐受到欢迎。剪力墙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中的重要构件,其抗震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结构的安全性能。因此,深入研究再生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实验设计 2.1实验样品制备 实验选用尺寸为1500×1500×1000mm的钢筋混凝土砌块作为模型,模型采用再生混凝土制成。实验中分别采用了两个不同的剪跨比,即L/B分别为1和2。 2.2实验方案 实验采用地震波振动台进行振动载荷试验。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剪跨比下,测量框架的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计算不同剪跨比下的位移-加速度关系曲线。 3.实验结果分析 3.1再生混凝土特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再生混凝土具有低强度、大变形等特点,这对实验的结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再生混凝土强度低,导致墙体在受到较大荷载时,其破坏机制为剪切破坏,而不是混凝土本身的碾压破坏。由于再生混凝土的大变形,墙体受到较大荷载时,墙体因结构本身并不足以提供足够的弯矩,因此对墙体施加了一个剪应力,进一步加剧了破坏的剪切形态。实验中,由于再生混凝土的影响,墙体的抗剪承载力很难达到理论值。 3.2不同剪跨比对墙体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L/B=1时,墙体的刚度较大,但抗剪承载力较小。当L/B为2时,墙体的刚度较小,但抗剪承载力相对较大。但当剪跨比大于2时,墙体的抗震性能有所下降,因为当剪跨比大于2时,墙体的耗能能力相对较低,抗震性能降低。 4.结论 本文基于再生混凝土制成不同剪跨比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在地震波振动台上进行了抗震性能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墙体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但当剪跨比过大时,抗震性能开始降低。同时,由于再生混凝土的特殊性能对墙体受力机制产生了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更加谨慎。 参考文献 [1]胡双云,毛国平.再生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分析[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55-58. [2]李子光,李永轶,陈波等.再生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9,30(5):59-64. [3]宋庆兵,高永恒,周建平等.常规钢筋混凝土及再生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61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