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杀虫剂对田间褐飞虱抗性监测及相关分析InsecticideresistancemonitoringandcorrelationanalysisofinsecticidesinfieldpopulationsofthebrownplanthopperNilaparvatalugens(stål)inChina2012–2014XiaoleiZhang,XunLiaoa,KaikaiMao,KaixiongZhang,HuWan,JianhongLi1、背景介绍2.材料与方法2、2供试杀虫剂2、3生物测定2、4酶测定3、结果4、讨论4、2田间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具有高水平抗性。实际上,在中国2013年噻嗪酮对水稻田间褐飞虱种群已失去防治效果。随后,在2014年中国农业部已禁止用噻嗪酮防治褐飞虱4、3田间褐飞虱种群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性:近年来,在日本和中国的褐飞虱种群仍然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如马拉硫磷、杀螟松、甲萘威、异丙威产生中等水平的抗性。与知相似的是:本研究还发现褐飞虱对毒死蜱(RR7.4-30.7)的抗性由低水平向中等水平发展和对异丙威(RR17.1-70.2)的中等水平的抗性。近年来,由于吡虫啉、噻嗪酮、氟虫腈、噻虫嗪被广泛用于褐飞虱的防治,这导致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用量的减少,从而使得褐飞虱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如毒死蜱和异丙威吡虫啉和噻嗪酮)所具有的抗性比对新烟碱类杀虫剂(如吡虫啉)的抗性高。4、4田间褐飞虱对乙虫腈的抗性。迄今为止,由于乙虫腈和醚菊酯没有被广泛应用于中国水稻褐飞虱的防治。中国田间褐飞虱对乙虫腈的抗性与2005-2012年日本所报道的褐飞虱对乙虫腈的抗性差不多,属低水平抗性。因此,乙虫腈应该被用于褐飞虱的防治而取代褐飞虱已产生高抗性的杀虫剂如吡虫啉和噻嗪酮。但是褐飞虱已对乙虫腈具有了中等水平的抗性,这一点与先前的研究结果一致,这一结果可以用乙虫腈和氟虫腈杀虫剂的交互抗性来解释。4、4两种杀虫剂的交互抗性。吡虫啉与噻虫嗪、呋虫胺具有明显的交互抗性,这一点与先前研究褐飞虱田间种群和挑蚜、马铃薯甲虫、棉蚜对吡虫啉与噻虫嗪、吡虫啉与呋虫胺的交互抗性的系数是一致的。此外,其它新烟碱类杀虫剂之间具有明显交互抗性的有:噻虫嗪与噻虫胺、呋虫胺与噻虫胺、噻虫胺与啶虫脒、噻虫胺与噻虫啉、噻虫啉与啶虫脒。4、5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化酶对褐飞虱对杀虫剂乙虫腈、呋虫胺的抗性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化酶和酯酶的酶活性可以加剧田间褐飞虱种群对吡虫啉的抗性。 (1)解释两种杀虫剂具有明显的交互抗性的的可能原因:新烟碱类杀虫剂作用靶标烟碱类乙酰胆碱受体,刺激昆虫的中枢神经系统。 (2)早期研究表明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化酶基因的过度表达可能增强褐飞虱对吡虫啉、噻嗪酮、毒死蜱、吡蚜虫的抗性。我们的研究结果与此相一致,吡虫啉与噻嗪酮、毒死蜱与醚菊酯、噻虫胺与乙虫腈具有明显的交互抗性。 (3)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化酶酶活性与褐飞虱对乙虫腈、吡虫啉、呋虫胺具有明显的交互抗性;酯酶酶活性与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具有明显的交互抗性。4.6本研究提供一份综合性针对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田间褐飞虱种群对常用杀虫剂抗性水平的调查。根据检测结果,为了防治杀虫剂抗性进一步的发展和有效的抗性治理,轮换醚菊酯、噻虫啉、啶虫脒与噻虫胺、呋虫胺、毒死蜱、吡蚜酮、异丙威和噻虫嗪等杀虫剂防治褐飞虱。然而,从策略方便考虑在中国噻嗪酮和吡虫啉应停用。本研究为连续性杀虫剂抗性监测提供重要依据,对杀虫剂抗性监测有利于有效的抗性治理和未来水稻的丰收。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