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Cu基非均相类Fenton催化剂降解苯酚的研究的任务书 任务书 题目:Cu基非均相类Fenton催化剂降解苯酚的研究 背景与意义: 随着工业的发展及生产、使用化学物质的增多,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挑战。其中水污染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苯酚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各种工业废水、城市地表水和农业水源中的有机物,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都存在着很大的潜在危害。 传统的处理苯酚污染的方法包括生化处理、物理吸附、氧化还原、活性炭吸附等方法,但这些方法耗时、成本高、效率低、副产物产生等问题仍然存在。相比之下,光催化技术成为了近年来处理苯酚等水污染物的研究热点,该技术具有简单易操作、无二次污染、进展迅速等优点。而类Fenton催化技术则是一种被广泛研究的光催化技术。 本研究将探讨Cu基非均相类Fenton催化剂在苯酚降解方面的应用,旨在提高苯酚处理的效率,降低光催化处理过程中的成本和污染物残留量。 研究内容和方案: 1.合成Cu基非均相类Fenton催化剂:以Cu(NO3)2·3H2O和FeSO4·7H2O为前驱体,在不同的比例下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Cu基非均相类Fenton催化剂。 2.对Cu基非均相类Fenton催化剂进行物理化学性质表征:包括催化剂的形貌、晶体结构、比表面积、孔径大小、粒径分布以及表面氧化物的含量等。 3.对苯酚降解效果的评价:使用该催化剂对苯酚水溶液进行降解处理,并测试不同条件下的降解效果。探究最佳的催化条件,如光照强度、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 4.分析催化剂的催化机理:通过高级氧化技术等手段,探究反应中产生的活性物种的种类和数量,从而对催化机理进行全面分析和解释。 5.分析催化剂的稳定性:探究催化剂在多次使用后稳定性的变化。细致分析其失活机制及寿命等问题,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与步骤: 1.在制备Cu基非均相类Fenton催化剂时,采用溶胶-凝胶法。 2.在物理化学性质表征方面,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等手段进行表征。 3.在苯酚降解效果评价方面,通过变化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光照强度等参数探究其对苯酚的降解作用。 4.在催化机理分析方面,通过高级氧化技术得出反应中的活性物种种类及数量,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解释。 5.在催化剂稳定性分析方面,考虑到实验情况需要对多次使用后的催化剂进行分析和评价。 计划进度: 第一阶段(1个月):合成Cu基非均相类Fenton催化剂,并进行物理化学性质表征。 第二阶段(2个月):对苯酚降解效果进行评价,探究催化条件的最佳化。 第三阶段(1个月):进行催化机理分析研究。 第四阶段(1个月):分析催化剂的稳定性。 第五阶段(1个月):论文撰写及答辩准备。 预期成果: 1.成功合成出具有一定催化作用的Cu基非均相类Fenton催化剂。 2.对Cu基非均相类Fenton催化剂进行了物理化学性质表征,并得出相关结论。 3.探究了Cu基非均相类Fenton催化剂对苯酚的降解效果,得出相应的最佳催化条件,并得出相关结论。 4.对催化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并完成相关研究。 5.分析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对其失活机理及寿命等问题进行了探究。 6.撰写完成论文并成功答辩。 参考文献: 1.Deng,Q.,Sun,Y.,Wang,H.,Chen,J.,&Zhang,L.(2019).Eco-friendlyandefficientCu2+andFe(III)co-dopedglassycarbonelectrodeforthedegradationofphenol:Modifiedprocessesandmechanism.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371,159-167. 2.Zhang,J.,Wang,J.,Liu,J.,&Ma,J.(2015).Fenton-likecatalystsystemswithredoxmediatorsforadvancedoxidationprocesses—Areview.Journalofenvironmentalmanagement,154,410-429. 3.Zhang,C.,Gao,Z.,Wei,Y.,&Feng,S.(2015).SynthesisandcharacterisationofFe/carbonaceousnanofiberscompositeanditsapplicationinFenton-likedegradationofphenol.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260,617-624. 4.Zheng,J.,Zhang,L.,Tang,Y.,Yang,M.,Li,Y.,&Huang,J.(2013).Comb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