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国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计量模型研究 我国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计量模型研究 摘要:不良贷款违约是银行业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正确预测并计量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对于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的特点和现状,利用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了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计量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对于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决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计量模型 1.引言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不良贷款违约风险成为了银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不良贷款违约不仅会给银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会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因此,正确预测和计量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对于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2.文献综述 回顾国内外学者在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计量方面的研究,大多数研究着重于模型构建和实证分析。其中,一些研究使用了经济学模型,如Merton模型和KMV模型,来预测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另一些研究则通过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建立了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计量模型。不同的模型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型。 3.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的特点和现状 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经济环境的变化、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等。在我国,由于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和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不良贷款违约风险较高,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较大。因此,准确计量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对于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4.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计量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文基于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的特点和影响因素,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了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计量模型。首先,通过回归分析等方法筛选出与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相关的主要因素。然后,根据这些因素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并利用实际数据进行模型参数估计和误差分析。 5.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 为了验证所构建的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计量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本文使用了我国某银行的实际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结论与建议 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基于我国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的特点和现状,构建了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计量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对于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决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良贷款违约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问题,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和验证。因此,建议未来的研究可以在模型改进和数据拓展上进行深入探讨,以提高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的预测精度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Altman,E.I.(1968).FinancialRatios,DiscriminantAnalysisandthePredictionofCorporateBankruptcy.TheJournalofFinance,Vol.23,No.4,pp.589-609. 2.Batten,J.A.&Fraser,P.(2000).RationalesforLoanPortfolioConcentration.JournalofFinancialServicesResearch,Vol.17,No.2-3,pp.211-231. 3.Dimovski,V.,Cajkovski,D.&Naumoski,A.(2015).LossGivenDefaultEstimationintheCaseofRepublicofMacedoniaBasedonaMixofHistoricalData,MacroeconomicFactorsandBailouts.EconomicDevelopment,Vol.17,No.3,pp.43-54. 4.Giesecke,K.&Kim,B.S.(2017).LossGivenDefault:TheRoleofCommercialRealEstate.RealEstateEconomics,Vol.45,No.4,pp.780-833. 5.Lämmermann,N.,Scharnowski,S.&Schäfer,D.(2018).EstimationoftheLoss-Given-DefaultonResidentialMortgageLoans:AComparativeAnalysis.JournalofCreditRisk,Vol.14,No.3,pp.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