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研究 摘要 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该地区植被类型丰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高,土壤酶活性较强。本文在该生态系统内选取了四个不同植被类型的样地,测定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化学性质等指标。结果表明,该区域森林土壤微生物数量较高,且土壤中酶活性也较强,其中腐生菌数量和蛋白酶活性最高,表明该地区主要的土壤肥力来源为植物残体和有机物质。此外,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化学性质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岷江上游,山地森林,交错带,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植被类型 一、绪论 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生态系统之一。在该地区,森林与草原、干旱河谷交错,生态系统多样性丰富。据统计,该地区森林覆盖率高达54.18%,是我国西部地区最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之一。同时,该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较高,是岷江上游重要的土壤肥力来源之一。 不同类型的植被生长在不同的土壤环境中,影响着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多样性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强弱。因此,本文选取该区域的四个不同植被类型的样地,研究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化学性质等指标,以揭示该生态系统中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并为该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 1.实验地点与样地选择 本次研究选取了岷江上游四个不同植被类型的样地,分别为次生桦树林(30°19ʹN,101°20ʹE,海拔2790m)、青松林(30°12ʹN,101°31ʹE,海拔3130m)、冷杉林(30°07ʹN,101°14ʹE,海拔2990m)、高山草甸(30°01ʹN,101°01ʹE,海拔4200m)。选取样地时,保证植被类型单一且样地面积相同。 2.采样与实验 在每个样地内,从0-10cm的土层中随机取10个样品,将样品混匀后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菌落数量。同时,从0-10cm和10-20cm的土层中分别采样3个样品,放入离心管中,送至实验室检测各类土壤酶活性。样品的土壤化学性质采用标准方法进行测定。 三、结果与分析 1.样地的土壤微生物数量 从图1中可以看出,四个样地的菌落数量差异较大,对照组(高山草甸)中菌落数量最大,次生桦树林样地的菌落数量最小。其中,高山草甸样地的菌落数量为2.51×108cfu/g,次生桦树林的菌落数量为0.58×108cfu/g。不同植被类型的差异主要与土壤种类和理化性质等因素相关。 图1.四个不同植被类型样地中的土壤微生物数量 2.样地的土壤酶活性 不同植被类型共检测了四种土壤酶活性,分别为脲酶、碱性磷酸酶、蛋白酶和蔗糖酶。从图2中可以看出,四个样地的土壤酶活性存在差异。在不同植被类型的样地中,腐生菌数量和蛋白酶活性最高。其中,高山草甸样地的蛋白酶活性为14.61μmol/g/h,次生桦树林样地的蛋白酶活性为4.36μmol/g/h。与菌落数量类似,土壤酶活性也存在着与土壤种类和理化性质等因素相关的差异。 图2.四个不同植被类型样地中的土壤酶活性 3.样地的土壤化学性质 不同植被类型样地的土壤化学性质差异较大,其中,青松林样地的土壤pH值最低,为4.48;而次生桦树林的土壤pH值最高,为5.86。四个样地的土壤中铵态氮(NH4-N)含量最高,而亚硝酸盐氮(NO2-N)和硝酸盐氮(NO3-N)含量相对较低。 四、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结果显示,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不同植被类型的样地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化学性质均存在差异。其中,高山草甸样地的蛋白酶活性和菌落数量最高,表明该生境中腐生菌对土壤肥力的贡献最大。同时,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化学性质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均具有重要的影响。 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该生态系统内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生态学机制,以及不同植被类型对于该系统的肥力贡献。此外,本研究为该生态系统的保育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该系统的生态多样性,并完善相关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