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亚毫米波观测研究 引言: 大质量恒星形成区是研究恒星形成与演化的前沿领域,其中亚毫米波观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亚毫米波波段具有比射电波更高的分辨率,能够揭示天体细节结构,并且与热辐射强度有关,能够提供恒星形成区的物理参数。本文主要介绍亚毫米波在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应用以及研究成果。 一、亚毫米波技术概述 亚毫米波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介于毫米波与红外线之间的波段,频率范围在200GHz~1THz之间。亚毫米波望远镜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基于单天线的望远镜,例如SubmillimeterArray(SMA)、AtacamaPathfinderExperiment(APEX)等;另一种是基于干涉阵列的望远镜,例如AtacamaLargeMillimeter/submillimeterArray(ALMA)。ALMA是目前最强大的亚毫米阵列望远镜,其分辨率高达0.01角秒,能够揭示天体的细节结构。 二、亚毫米波在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应用 大质量恒星形成区通常指的是质量高于8倍太阳质量的星团,这些星团中的恒星形成自然条件较为恶劣且过程非常复杂。亚毫米波具有高分辨率和良好的探测感度,能够揭示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物理过程和紫外光学波段无法观测到的天体细节结构。 1.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物质分布的研究 在大质量恒星形成区,分子云团覆盖了未来恒星的区域,其中气体和尘埃的分布情况与未来恒星的形成密切相关。高分辨率亚毫米波观测可以揭示大质量恒星形成区中的气体和尘埃分布,建立三维气体动力学模型,从而研究恒星形成相关的物理过程。 例如,López-Sepulcre等人使用ALMA观测位于SgrB2(M)深处的“鸟巢”,这是一个大质量恒星形成区中的著名天体。他们发现该区域的尘埃和分子气体浓度极高,分别是恒星区域的3和7倍。这项研究为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物质分布和演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2.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物理参数测量 利用亚毫米波光谱,可以测量大质量恒星形成区中的气体分子的物理参数,例如密度、温度、速度和转动状态等。这些参数对于理解未来恒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利用SMA观测UltracompactHII区域,可以获得氢气分子(H2)的光谱信息。依据这些信息得出氢气分子密度,可以得到关于星周物质的分布结构和物理参数。同样的,通过观测亚毫米波分子线谱,在源区内得到多达160自由度的信息可以用于研究分子云的结构、动力学和化学物质的复杂性。 三、大质量恒星形成区亚毫米波观测的研究成果 亚毫米波观测在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应用得到了不少成功的研究成果。国内外多个团队通过使用不同望远镜对恒星形成的不同阶段的源进行了观测,从不同方面研究了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物理过程。例如: 1.从源区演化的角度对大质量恒星形成进行研究 Zhang等人使用SMA望远镜对W33源区进行了观测,发现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大质量恒星形成区,包含不同演化阶段的源。根据不同源的红外和亚毫米波图像,他们分析了这些源的性质和演化阶段,研究了从亚毫米波展开的源区演化模型。 2.大质量恒星形成区中星团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利用ALMA观测,Sanhueza等人研究了G11.92-0.61中的星团,探测到了多个亚毫米波连续谱源,研究该星团中的恒星形成区,得出分子云中密度波引起的沉积和多期恒星形成等重要结论。 结论: 亚毫米波观测在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研究中具有独特优势,可以揭示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物理过程和细节结构。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ALMA等望远镜的不断升级,相信亚毫米波观测将会在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研究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