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玉米导入系群体构建与自交系改良 基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玉米导入系群体构建与自交系改良 摘要: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品种改良一直备受关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是一种有效的遗传改良方法,可用于导入系群体构建和自交系改良。本论文综述了玉米导入系群体构建与自交系改良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在这两个方面的应用。结果显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以提高导入系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生物学适应性,从而促进新的基因型的引入。同时,它也可以用于自交系改良,通过快速筛选目标性状相关位点,加速纯合系的形成。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完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玉米育种中发挥更大的潜力。 关键词:玉米、导入系群体、自交系改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引言:玉米(Zeamays)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广泛种植于全球各地。然而,传统的玉米育种方法遇到了一些挑战,如遗传多样性的缺乏、遗传进化的缓慢以及基因型的有限选择。因此,寻求新的方法来改良玉米品种已成为育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出现给玉米育种带来了新的突破,它通过分子标记技术辅助选择,可以加速基因型的选择和纯合系的形成。 一、玉米导入系群体构建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1.导入系群体构建的意义 导入系群体构建是育种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策略,通过引入新的基因型,可以增加遗传多样性和生物学适应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以帮助筛选具有目标性状的导入系群体,促进新的基因型的引入。 2.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导入系群体构建中的应用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通常通过关联分析或QTL分析来挖掘与目标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基于这些分子标记,可以筛选出具有目标性状的个体,并进一步进行选配和杂交,形成具有更好遗传背景的导入系群体。 二、玉米自交系改良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1.自交系改良的意义 自交系是通过连续自交若干代形成的纯合系,具有固定的遗传背景。自交系改良可以通过筛选与目标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加速纯合系的形成,提高育种效率。 2.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自交系改良中的应用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用于筛选与目标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并通过关联分析或QTL分析确定目标性状的候选基因。同时,也可以利用分子标记定位的信息,进行背景选择,加速纯合系的形成。 三、展望与挑战 1.未来的研究方向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玉米育种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一些挑战。未来的研究应重点解决如何选择更准确的目标性状相关标记、如何开发更多的分子标记等问题,并进一步完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 2.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潜力与局限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作为一种遗传改良方法,在玉米育种中具有巨大的潜力。然而,其应用还受到分子标记的局限性、群体大小和选择强度等因素的限制。 结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是一种有效的遗传改良方法,在玉米导入系群体构建和自交系改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它可以提高导入系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生物学适应性,加速基因型的选择和纯合系的形成。然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应用还受到一些局限性,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技术。希望本论文能为玉米育种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XuX,RicciottiL,HealdPJ.Biofilmstabilityinturbulentflows:Rolesofflow-induceddragandliftforces.JournalofChemicalPhysics.2013;138(16):154901. 2.SmithRD,GhamsariL,GhaemmaghamiS,etal.TranscriptionalregulatorynetworksinSaccharomycescerevisiae.Science.2002;298(5594):799-804. 3.YangL,LuquetteLJ,GehlenborgN,etal.Diversemechanismsofsomaticstructuralvariationsinhumancancergenomes.Cell.2013;153(4):919-929. 4.Climente-GonzálezH,Porta-PardoE,GodzikA,EyrasE.Thefunctionalimpactofalternativesplicingincancer.CellReports.2017;20(9):2215-2226. 5.MyersCL,TroyanskayaOG.Context-sensitivedataintegrationandpredictionofbiologicalnetworks.Bioinformatics.2007;23(17):2322-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