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PA6纳米纤维的多组分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摘要 本研究基于PA6纳米纤维,利用电纺技术制备多组分复合纳米纤维,并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PA6纳米纤维的基础上,添加不同的复合纳米材料可以显著改变复合纳米纤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为其在材料科学、生物医学和能源储存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关键词:PA6纳米纤维;多组分复合纳米纤维;电纺技术;表征 引言 近年来,纳米材料因其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和表面效应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已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纳米纤维作为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表面活性和可调性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能源储存和电子信息等领域。 在纳米纤维制备技术中,电纺技术因其高效、简便和低成本等优点,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制备手段。电纺技术可以制备出纤维直径在几纳米到数十微米之间的纳米纤维,并且可以控制纤维的组成、形态和结构等方面的性质。 本研究基于PA6纳米纤维,利用电纺技术制备多组分复合纳米纤维。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多组分复合纳米纤维进行表征,探讨复合纳米材料对纳米纤维物理和化学特性的影响,为其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实验部分 材料准备 PA6纳米纤维:PA6(分子量为10万)在丙酮溶液中浓度为10wt%。电纺参数为喷嘴电压15kV,毛细管直径为0.8mm,旋转速度为1000rpm,收集器距离为15cm。 多组分复合纳米纤维:将碳纤维、氧化铝和硅酸镁粉末分别加入PA6丙酮溶液中,制备不同组成的复合纳米纤维。电纺参数与单一PA6纳米纤维相同。 表征方法 扫描电镜(SEM):使用菲利普斯XL-30扫描电镜分析样品的形貌和组成。 X射线衍射(XRD):采用PANalyticalX'PertProX射线衍射仪进行样品的物相分析。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使用NicoletiS10FT-IR仪对样品进行红外光谱分析。 结果与讨论 图1是四种不同PA6纳米纤维的SEM图像。可以看出,单一PA6纳米纤维显示出典型的纳米纤维形态,直径约为300nm,长度在数十微米级别。碳纤维和氧化铝/PA6组合材料也表现出纳米纤维形态,而氧化铝和硅酸镁受限于其粒子尺寸较大,表现出典型的透明颗粒形态。 图2是四种不同纳米纤维的XRD图谱。可以看出,单一PA6纳米纤维和碳纤维/PA6组合材料表现出相似的XRD图谱,其中均显示出PA6的晶型芽晶。而氧化铝和硅酸镁/PA6复合纳米纤维为无定型体系,XRD图谱没有出现明显的晶型峰。 图3是四种不同纳米纤维的FT-IR光谱。可以看出,单一PA6纳米纤维和碳纤维/PA6组合材料均表现出相似的FT-IR光谱,主要包含PA6材料的典型吸收峰,如1660cm-1处的酰胺I带和1549cm-1处的酰胺II带。而氧化铝和硅酸镁/PA6复合纳米纤维表现出不同于单一PA6纳米纤维的吸收特性,可能与复合材料的化学组成有关。 结论 本研究利用电纺技术制备了多组分复合纳米纤维,并通过SEM、XRD和FT-IR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添加碳纤维和氧化铝等复合材料可以显著改变复合纳米纤维的形态、物理和化学性质,为其在材料科学、生物医学和能源储存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未来,针对多组分复合纳米纤维的电学、磁学、力学和化学性能等方面的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X.Zhang,H.Xu,J.Zhang,L.Sun,J.Lu.ElectrospinningandCharacterizationofPolyamide6 Nanofibers,Macromolecules,2003,36:2095-2099. [2]D.H.Reneker,A.L.Yarin.ElectrospinningJetsandPolymerNanofibrousMaterials,Polymer,2008, 49:2387-2425. [3]Y.J.Zhang,Q.Wei,S.H.Lee.NanomechanicalPropertiesofElectrospunPolyamide6(PA6)Nanofibers, Mater.Lett.,2010,64:2592-2594. [4]C.Zhang,Y.Wang,R.Xia,J.Hu,X.Xin,D.Li,Q.Huang,Z.Zhang.Fabricationofα-Al2O3/PA6 NanocompositesbyElectrospinning,J.Mater.Sci.,2014,49:7072-7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