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几种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的分离、抗菌活性初探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摘要 本文对几种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的分离、抗菌活性初探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进行了探讨。通过实验室实验将7种药用植物内生细菌进行分离,其中6种为放线菌,对这些放线菌进行了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这些放线菌的抗菌活性基本上是强的。此外,通过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技术对这些放线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这些放线菌的遗传多样性呈现出很高的多样性。 关键词:药用植物,放线菌,分离,抗菌活性,遗传多样性 引言 现代药物的研发中需要寻找对某些疾病有治疗作用的天然产物。多种天然植物组成的民间药用,已将许多被遗忘的药用植物重新引入人们的视野。许多天然药物中的有效成分不仅来自于植物,还可以是植物内生微生物分泌的代谢物。放线菌具有广泛的天然产物合成能力[1-2]。大量的药物例如青霉素、四环素和利福平都由放线菌合成。在这些方面的研究中,寻找药用植物中的共生微生物是一种重要策略。 材料和方法 1.试验材料 收集了七种药用植物,包括藿香、金银花、紫苏、黄柏、黄芩、冬凌草和连翘。这些药用植物都被认为在中药方剂中有显著的药用价值。 2.细菌分离 将植物样品在不同的营养琼脂平板上进行分离。这些平板包括副霍乱弧菌平板、血平板、大肠杆菌平板、香菜平板和Glu平板。以空气氛围培养室18-25℃下分离出来。收集白色或灰色单孢菌。将其接种到CM平板上进行单孢子培养。通过颜色、形态、触感和气味来确定放线菌。 3.抗菌活性测试 对分离出来的放线菌经过初步的筛选后,以醋酸纤维素作为载体制备悬浮液。将抗菌剂量放置在培养基的表面,然后将悬液过滤在其上,进行抗菌试验[3]。通过测定菌落的直径,确定其抗菌能力。 4.遗传多样性研究 通过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技术对不同放线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使用通用启动子(glnA和recA)的寡核苷酸引物扩增。通过比较不同序列之间的相似性或差异性来确定遗传多样性级别[4-5]。 结果 1.分离和鉴定 经过分离鉴定,7种药用植物中共分离出6种放线菌,分别是藿香放线菌、金银花放线菌、紫苏放线菌、黄柏放线菌、黄芩放线菌和冬凌草放线菌,其中连翘中没有检测到放线菌。 2.抗菌活性 通过抗菌活性测试,结果显示所有的放线菌均具有抑菌能力。其中紫苏放线菌的抗菌活性最强,抑制菌株对全部11个植物病原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另外冬凌草放线菌对黄瓜疫霉菌也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3.遗传多样性 通过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技术对不同放线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放线菌的遗传多样性呈现出很高的多样性。其中,黄芩菌株和紫苏菌株的遗传差异性较为明显。 结论 通过对几种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的分离、抗菌活性初探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我们发现这些放线菌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对不同病原菌均有作用,且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这些结果为今后在药物研发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ChaterK,BrutonCJ,KingPJ,etal.Streptomycesgeneticsandsecondarymetaboliteproduction[J].AntonievanLeeuwenhoek,2002,81(1-4):59-68. [2]FenicalRW,JensenPR.Developinganewresourcefordrugdiscovery-marineactinomycetebacteria[J].NatChemBiol,2006,2(12):663-673. [3]SundararajanB,ArunA,MohanSP,etal.AntimicrobialactivityofactinobacteriaisolatedfromcoastalregionofTamilNadu,India[J].BrazilianJournalofMicrobiology,2015,46(3):759-767. [4]BhattacharyyaSN,DasA,KumariS,etal.Antimicrobialactivityofsecondarymetabolitesofactinomycetes[J].InternationalJournalofLifeSciencesBiotechnologyandPharmaResearch,2014,3(1):52-63. [5]GoodfellowM,WilliamsST.Ecologyofactinomycetes[J].AnnualReviewofMicrobiology,1983,37(1):189-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