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乌尔逊凹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 引言 乌尔逊凹陷是中国东部华南西缘陆壳断裂下沉形成的东西向地震构造带,一直以来备受油气勘探的关注。乌尔逊凹陷下部主要是白垩系烃源岩和储层岩石,是具有很高勘探前景的区域之一。本文将围绕乌尔逊凹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和沉积相进行研究。 一、乌尔逊凹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 白垩系是地球历史上最后一个时期的岩石地层,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地层系之一。乌尔逊凹陷下白垩系地层厚度较大,一般达到2000米以上,其中以早白垩世和晚白垩世的代表性岩石类型最为丰富。 (一)早白垩世 早白垩世分为下、中、上三个阶段,乌尔逊凹陷下部主要发育下、中早白垩世地层。下早白垩世主要是由泥岩、砂岩和砾岩构成的剖面发育,其中以浅海相为主,分别为潮间带、近岸浅海、内海及海湾沉积相类型居多。中早白垩世主要由泥岩、白云岩、砂岩、灰岩、细粒沉积物为主要成分的地层构成,分别为浅海相和岛弧海相,特别是中早白垩世的新太平洋洋壳向华南西南方向深俯冲形成的海盆,由于受到俯冲板的挤压作用,致使土块化、碎屑化、旋回状泥岩增多,并形成多种型式的富含大型无脊椎动物化石的颗粒岩、灰岩和白云岩。上早白垩世主要发育于乌尔逊凹陷东部,主要岩性以中到细粒砂岩,灰白色泥岩为主,整体来说,以透镜状和层状砂岩相为主,并且常见的还有生物构造岩(如乌尔逊组石英岩、藻礁石、片状珊瑚灰岩等)。 (二)晚白垩世 晚白垩世主要发育于乌尔逊凹陷下部,特别是普兰组和下溪口组,也是乌尔逊凹陷下部油气资源富集的关键时期。晚白垩世主要的岩性以泥岩、中砂岩、细粒砂岩、灰岩、泥岩质白云岩为主,分布环境为浅海-陆缘浅海相和陆缘相,普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海平面升高作用。晚白垩世普兰组沉积特征及其相序层序划分的研究指出,其构成了由反转序列-正常序列-(终末)加速度/突发层序组成的层序框架,具有良好的区域地层层序划分建立的可能性。下溪口组被认为是晚白垩世一个重要的沉积层序划分单位。下溪口组主要沉积于地震高处沉积。下溪口组的时空变化反映了乌尔逊凹陷的整体演化历史,是评价沉积层序特征及其调控因素的重要依据。 二、乌尔逊凹陷下白垩系沉积相 沉积相是反映沉积环境与气候变迁、植被演化、构造活动及海洋演化等方面信息的重要标志。白垩系在不同的沉积环境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沉积相,这些沉积相不仅反映了古地理、古气候的变化,同时也与油气的分布和富集相关。 (一)海相沉积相 乌尔逊凹陷下白垩系普遍呈现海相沉积环境,白云岩、灰岩、砂岩、泥岩等陆海交错沉积方式。海相沉积主要分为浅海相和深海相两个环境,浅海相沉积特征有岩体少量含生物化石且丰富、砂体透镜状或层状分布、生物构造物发育等,深海相沉积特征为沉积物细尘颗粒,形成灰泥岩、烃源岩等。 (二)陆相沉积相 陆相沉积相主要分布于山地前缘沉积盆地、半吊式盆地、断陷沉积盆地、隆起区和盆山转换带等陆相环境中。陆相沉积以砂岩、泥岩、煤层为主要岩石类型,其形成主要受到河流冲刷和流域气候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古地形和构造背景的制约。 (三)半深海相沉积相 半深海相沉积主要分布于开阔的海洋中,沉积物具有明显的生物化学物质、生物控制和沉积学特征。半深海相沉积不仅能够反映气候变化、构造背景、地貌形态、海藻生长环境和海水生物环境等,同时也和油气的富集分布息息相关。在乌尔逊凹陷下部的白垩系地层中,半深海相沉积相主要以海底扇、海底蛋白石珊瑚礁、海底古菌礁、海底碎屑岩等为主要特征。 结论 乌尔逊凹陷下部白垩系地层厚度大、岩性丰富,主要以浅海相和陆相环境为主,其中以晚白垩世为油气资源富集的关键时期。在沉积相方面,乌尔逊凹陷下白垩系主要体现为海相、陆相和半深海相三种不同类型的沉积环境。对于乌尔逊凹陷下部的油气勘探和开发具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