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9-2010年江淮梅雨锋暴雨雨滴谱特征的观测分析 摘要 江淮梅雨锋是我国夏季降水的一个重要天气系统,其久雨、重雨常引发洪涝灾害。本文通过对2009-2010年江淮梅雨锋暴雨雨滴谱的观测分析,探讨了其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江淮梅雨锋期间的雨滴谱具有双峰性,并呈现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此外,降水强度和网格尺寸也对雨滴谱产生了影响。本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江淮梅雨锋暴雨形成机制和预报降雨量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江淮梅雨锋;暴雨;雨滴谱;降水强度;网格尺寸 Abstract JianghuaiMeiyufrontisanimportantweathersystemforsummerprecipitationinChina.Itslong-lastingandheavyrainfalloftenleadstofloodsandotherdisasters.Inthispaper,weanalyzedthecharacteristicsandvariationsofraindropspectraduringthe2009-2010JianghuaiMeiyufrontheavyrainfall.TheresultsshowedthattheraindropspectraduringtheJianghuaiMeiyufrontperiodshowedbimodality,andalsopresentedtemporalandspatialvariability,whichwereinfluencedbyprecipitationintensityandgridsize.ThisstudyhascertainreferencevalueforunderstandingtheformationmechanismoftheJianghuaiMeiyufrontheavyrainfallandpredictingprecipitationamounts. Keywords:JianghuaiMeiyufront;heavyrainfall;raindropspectra;precipitationintensity;gridsize 引言 江淮梅雨锋是我国夏季降水的主要天气类型之一,其长时间、高强度的降水常常会引发洪涝灾害等问题。因此,对江淮梅雨锋的形成机制和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尤为重要。雨滴谱是描述降水粒子分布和降雨强度等物理量的一种重要参数。通过对江淮梅雨锋暴雨期间雨滴谱的观测和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其特征和变化规律,为降雨量的预报和防洪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材料与方法 本文选取2009-2010年间的七段江淮梅雨锋暴雨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华东区域气象实验站的微雨雷达进行探测。该雷达频率为3.2GHz,可以监测到0.3mm-15mm范围内的雨滴粒子,并可以输出雨滴谱的时间序列数据。将观测数据转化为雨滴谱,进行内插补偿,采用双参数指数模型拟合谱线,然后用高度和雨强分类法得到不同的谱类。同时,本文还考虑了不同降水强度和不同网格尺寸对雨滴谱的影响。 结果 经过观测与分析,本研究发现,江淮梅雨锋期间的雨滴谱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双峰性,其中低径段的峰值主要分布在0.5-1mm之间,高径段的峰值则发生在2-3mm之间。同时,雨滴谱的双峰性也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典型的分布形态有“热带景观”、“遥感图片”、“显微镜图片”等。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不同降水强度和网格尺寸也对雨滴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降水强度越大时,雨滴谱的双峰性会更加明显,且高径段的峰值也会增加;而随着网格尺寸的减小,雨滴谱呈现出更加细致的分布特征。 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发现,江淮梅雨锋期间的雨滴谱具有双峰性,并呈现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同时,降水强度和网格尺寸也对雨滴谱产生了影响。这些发现对于深入了解江淮梅雨锋暴雨的形成机制和预报降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另外,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本文所采用的样本量相对较少,仅针对2009-2010年两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暴雨谱线分析与关键参数比较缺乏严密性;研究中也未考虑到雨滴谱在垂直上的变化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因此,未来还有待开展更多的观测研究,深入探讨江淮梅雨锋暴雨形成机制及其预报问题。 参考文献 1.郁贤榕,赵峥,周倩,等.2008年江淮地区梅雨锋暴雨过程的中尺度数值模拟[J].高原气象,2014,33(1):103-111. 2.孙翔宇,李政生.雨滴谱参数对暴雨成因的影响[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34(4):103-107. 3.陈嫔娴,胡德林,李松林,等.浙江省江南地区梅雨暴雨雨滴谱特征[J].气象,2014,3(5):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