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贫困村精准扶贫路径选择摘要:从现在到2021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走好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任务艰巨因剩下的都是贫困程度更深脱贫难度更大的贫困人口。本文结合在安徽省利辛县陈营村所做的多次实证调查对该村121户贫困户进行了深度走访了解其实际生活状况与当地政府扶贫的实施情况结果显示:陈营村贫困人口平均年龄较大“贫病交加”现象严重自我建设能力欠缺、内生发展动力匮乏。该村应采取政府主导的复合型模式构建个人主体、社会参与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政府应围绕“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四个核心切实解决“扶持谁、怎么扶、扶什么”的问题;贫困个体应树立主体意识培育脱贫奔康的内生发展动力与自我建设能力;社会应广泛参与贡献多方智慧与各界力量。国家、个人、社会合力形成“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是如期完成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公里”的模式保障。关键词:精准扶贫;陈营村;贫困户;对策;机制陈营村坐落于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中部利辛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和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重点片区县属于黄淮平原资源贫乏区。皖北地区以其贫困程度之深、面积之大、人口之多在安徽省内乃至全国均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2021年6月_______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从结构上看现有贫困大都是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地区和群众是越来越难啃的硬骨头。在群体分布上主要是残疾人、孤寡老人、长期患病者等‘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人口以及部分教育文化水平低、缺乏技能的贫困群众。”[1]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2]。一、典型贫困村致贫因素实证研究:以陈营村为例本研究基于2021年7月至2021年7月为期一年的个案研究为探究脱贫攻坚的实施现状并廓清内在困境借以探寻可行路径我们的调研团队赴陈营村实施了共计三次的驻村调研主要采用半结构访谈与参与观察的方法通过对乡镇干部、驻村干部、扶贫工作队、贫困户等不同主体进行访谈及观察借以了解“精准扶贫”政策在该村的实际开展情况。利辛县城北镇陈营村位于镇东南部是国家级和大别山片区重点贫困村之一陈营村下辖10个自然庄共677户人口总数为3540人现有贫困户121户贫困人口为249人贫困发生率为20%。其中一、二级残疾人口26人五保户32户农村低保户62户一般贫困户27户。村内有小学一所、标准化卫生室一所主导产业为小麦、玉米村民大都发展种植业或外出务工以维持生计外出务工人员700余人。我们以利辛县城北镇陈营村贫困人口已建档立卡的121户贫困家庭的贫困基本信息为样本数据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研究与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一)贫困家庭的户主年龄普遍偏高。统计户主年龄描述可知在121户贫困家庭中户主年龄最小为26岁最大年龄为98岁贫困户主平均年龄64岁。如图1所示贫困家庭的户主年龄基本都在30岁以上并且随着贫困户户主年龄的递增贫困家庭的数量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少其中在70至80岁年龄段的贫困户数量达到最大说明该村贫困家庭的户主年龄普遍偏高。(二)因病、因残为主要致贫因素。由贫困因素频率表可知陈营村贫困户中因病、因残、因学、缺乏劳动力是导致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分别占贫困家庭总数的66.1%、36.4%、17.4%、15.7%详见图2。(三)家庭人口数与致贫因素关联密切。由家庭人口频率表可以看出贫困家庭人口数为1人、2人的分别占贫困家庭总数的41.32%、31.40%家庭人口为3人及以下的累计百分比为86.78%说明大部分贫困家庭的人口为3人以下并且随着家庭人口数的增多人口数对应的贫困家庭数量所占比例逐渐减少从贫困家庭人数分布图可更加直观看出家庭人口分布情况:当该村贫困户家庭人口数为1至2人时致贫主要因素为因病、因残而当家庭人口数大于等于3人时致贫的主要因素为因病、因学。以上贫困程度的因素分析均是针对各因素的描述性分析虽能看出贫困因素对贫困家庭的影响程度大小但无法得知各因素对贫困程度影响的具体程度。我们运用spss建立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个贫困因素对贫困程度的影响并获取可以体现影响程度的具体数值。由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可知因残、缺劳动力的p值均大于0.05因此在统计上无显著意义说明是否因残、是否缺乏劳动力对贫困程度均无显著的影响;因病、因学的p值均小于0.05在统计上有显著意义说明是否因病、是否因学分别对一般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有显著的影响。二、典型贫困村致贫因素深层阐释(一)劳动力流失严重农村“空心化”现象普遍。皖北地区整体经济基础薄弱人均纯收入低于安徽省内平均水平属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