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黄河三角洲典型地表类型遥感协同提取方法及生态环境遥感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黄河三角洲是中国北方的最大三角洲,是黄河的河口区域,也是全球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之一,由于长期的河道泥沙淤积,形成了广袤的平原农田和浅海滩涂,是一个典型的面积广大、人口密集、生态系统复杂的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在不断变化的自然和人为干扰下,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面临巨大挑战,需要及时进行研究和评估。 地表类型是表征地表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重要指标,具有直观、明了的特点,是开展区域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和评价的重要手段。但是,传统的地表类型遥感提取方法主要基于像元分类,无法很好地察觉地物之间的空间互相关联关系,导致提取结果精度不高。因此,本研究将应用多源遥感数据进行协同提取,提高地表类型提取精度,结合实地调查和监测数据,建立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遥感评价模型,对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分析评估。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旨在: 1.综合应用多源遥感数据,建立可靠的黄河三角洲地表类型遥感协同提取方法,提高地表类型提取的精度和准确性; 2.利用遥感技术,结合建立的生态环境遥感评价模型,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 3.评估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地区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区域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和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和参考,也为我国沿海区域的生态环境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多源遥感数据处理流程,包括卫星遥感影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和数据融合; 2.黄河三角洲地表类型协同提取方法,包括基于对象的多尺度分割和基于再生神经网络(RNN)的地表类型识别方法; 3.构建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遥感评价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遥感模型投影法等方法; 4.验证和评价生态环境遥感评价模型,利用实地调查和监测数据进行精度评定和分析; 5.综合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和治理措施。 四、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共计两年时间。 第一阶段:多源遥感数据处理和地表类型协同提取方法的研究 第一年4月-第一年12月 1.收集整理多源遥感数据,包括高分影像、Landsat影像、MODIS影像等; 2.针对影像数据的特性,进行影像预处理和特征提取; 3.建立基于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模型,在分辨率和空间两个方面进行优化; 4.建立基于再生神经网络(RNN)的地表类型识别方法,提高地表类型提取精度。 第二阶段:生态环境遥感评价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第二年1月-第二年8月 1.根据黄河三角洲地区特点,选取有代表性的生态环境指标进行筛选和统计; 2.建立主成分分析模型,提取主要生态环境影响因子,确定各因子的权重系数; 3.建立遥感模型投影法,将遥感数据与实地观测数据相匹配,进行精度验证; 4.综合评估生态环境遥感评价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三阶段: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状况分析和保护对策 第二年9月-第二年12月 1.利用遥感数据和监测数据,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和状况; 2.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和治理措施,为生态环境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五、研究预期成果 1.建立黄河三角洲典型地表类型遥感协同提取方法,提高遥感数据解译准确性; 2.建立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遥感评价模型,对区域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 3.提出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对策,为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和参考。 六、研究组成员和角色分工 1.研究负责人:拟定研究方案和计划,对研究进展进行整体把控; 2.研究骨干:负责多源遥感数据处理和地表类型协同提取方法的研究和验证,参与生态环境遥感评价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3.研究支持员:负责实地调查和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提供必要数据支持,协助完成研究任务。 七、预计研究经费 本研究预计需要50万元经费,包括设备购置费、人员薪资、研究用材料费、差旅和调研费用等。其中,设备购置费为20万元,人员薪资为20万元,研究用材料费和调研费用为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