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范文一。“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美、欧、日三大经济体面临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困扰去杠杆化的长期过程会使其经济增长低于过去的平均水平进入一个所谓的“新常态”。中国论文网http://www.xzbu.com/3/view-9534.htm未来数年中国必须解决自身的一些结构性失衡问题同时还会面对人口结构变化以及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制约所带来的挑战。在新的国内外环境下中国经济还能以多快的速度增长。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风险何在。悲观人士认为今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大幅下滑。而乐观派则指出政府致力于扩大内需而且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尤其是中西部还有赶超空间因此今后10年甚至20年都还能保持9%-10%的增长速度。分析清楚这个问题对于政策制定和预期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认为中国的潜在增长率是10%那么8%的增速就会觉得太低就会认为应该出台刺激政策。相反如果认为潜在增长率将逐步回落到8%那么政策立场就会截然不同。误判的风险是通胀和经济的大起大落。重视通胀和资产泡沫风险明年世界经济的增长不容乐观。美国经济复苏乏力高企的失业率难以迅速下降美联储以第二次定量宽松来进一步压低长期利率并以此带来美元的疲软为经济增长助一臂之力预计美国gdp增长大约2.5%;欧洲和日本经济增长都只有约1%。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预计明年出口增速在10%左右经济增长将放缓至9%左右主要由内需拉动。当前中国经济增长还在“软着陆”的过程中节能减排措施和房地产调控对重工业生产还会有一定的影响。预计2021年一季度节能减排政策执行力度放松而推动内需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投资计划会开始实施将会推动投资和gdp增速在2021年开始回升。不过大规模刺激政策的影响已经逐步消退明年投资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将会下降而随着收入以及政府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消费增长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将得到提升。尽管出口增速会下降但外贸和经常账户顺差的绝对金额预计仍将上升。同时定量宽松的背景下全球利率水平低下流动性可能将如洪水涌向低风险、高回报的地区包括中国。大规模的经常项目顺差、强烈的升值预期即资本流入不仅对人民币升值带来巨大的压力而且可能带来国内货币环境的过于宽松。目前不少观点认为全球经济的疲软更需要宽松的国内宏观政策刺激内需的增长并且认为加息会吸引更多的热钱流入。但是中国经济在没有大规模的产出缺口或失业率高企的情况下过长维持低利率和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带来的会是宏观风险系统性被低估造成投资过热、资源错配、资产泡沫。这不仅对目前政府稳定物价、改革物价、抑制房地产价格上涨的目标不利将来对整个经济和金融系统的危害更是难以估量。明年虽然三大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但是再次陷入衰退的风险很小。中国的出口竞争力仍然非常强预计出口增速会高于世界贸易总体增长速度继续在世界贸易中加大份额。有人担心政府的房地产调控措施(包括房产税试点)可能会使得房地产建设活动过度放缓。然而我们认为政府的房地产政策将会比较有节制并且政府对于增加供给尤其是保障性住房的推动也将会对经济有所帮助。假设政府把2021年新增贷款额度定在6.5万亿元左右也就是贷款余额增长14%并且逐步使利率回归到正常水平我们认为明年gdp增长能达到9%通胀有望控制在4%。然而202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政府发展经济、大上项目的积极性高涨而通胀预期在攀高加息等政策明显滞后资本流入可能增加而政府对进一步退出宽松的宏观政策仍很犹疑。所以我们认为明年更大的风险应该是通胀高于预期资产泡沫继续积累的风险而不是经济硬着陆的风险。中长期增长动力和挑战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超过一半来自于投资也就是资本的积累尤其是过去的十来年。劳动力投入的增长以及改革开放和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出来带动的生产力的增长也至关重要。展望未来今后十年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15岁-64岁)的增长将会急剧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而且作为出口导向型制造业部门的廉价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年轻工人(15岁-24岁人口)的供给已经开始下降。投资增速和资本的累积也势必会放缓。过去十年中国投资占gdp的比重上升了10个百分点以上目前已高达46%(见图1)。即便这个比重居高不下投资增速也会放缓因为这意味着其增速不会再像过去一样快于gdp。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已经如大幅下滑的轨道。中国还未进入充分就业阶段劳动力供给的增长不能与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简单画上等号。事实上中国经济中还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我们估计到2021年仍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