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聚砜磺化聚醚砜共混超滤膜制备及微结构调控任务书 一、选题背景 超滤膜作为一种重要的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生物制品制备、医药化工等领域。然而,传统的超滤膜制备方法如非溶剂相分离、相转移、相反转等方法存在着工艺复杂、成本高等问题,且膜性能不稳定。因此,如何寻求一种简便、高效、稳定的超滤膜制备技术,成为了当前超滤膜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近年来,共混技术在超滤膜制备中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传统的共混材料常常是由两种或多种聚合物混合物组成,其中一些材料可以提供抗污染、耐酸、耐碱等特性,而另一些材料则可以提供较高的通量和较好的选择性。其中,聚醚砜(PES)和聚砜磺化聚醚砜(PSf)是常用的超滤膜材料,由于其在性能上的差异,两种聚合物的共混已被证明是有效和可行的制备超滤膜的方法,研究人员通过共混技术,调控超滤膜的微观结构和性能,为超滤膜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聚砜磺化聚醚砜(PSf)和聚醚砜(PES)共混体系的超滤膜制备技术及其对超滤膜微结构的影响。具体目标如下: 1.优化PSf和PES共混超滤膜的制备工艺参数,探究不同制备条件对超滤膜性能的影响。 2.调控超滤膜微观结构,研究PSf和PES共混体系对超滤膜孔径、表面形貌的影响。 3.考察PSf和PES共混超滤膜的通量、截留率和稳定性。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 1.提出一种新颖的超滤膜制备方法,具有简单、高效、稳定的特点,可用于工业污水处理和医药制品分离等领域。 2.深入研究共混超滤膜的微观结构和性能,为超滤膜的制备和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3.为超滤膜技术在环境保护、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创新和应用提供新思路。 三、研究内容 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优化共混超滤膜的制备工艺参数,如沉淀时间、共混比例、浸泡时间等,以获得最佳的超滤膜性能。 2.通过SEM、AFM等技术对制备的超滤膜进行表征,探究共混聚合物对超滤膜孔径、表面形貌的影响,为超滤膜的微结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3.测定共混超滤膜的通量、截留率,比较其与单一聚合物超滤膜的性能差异,考察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研究计划 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文献综述(2周) 1.查阅大量相关文献,了解PSf和PES共混超滤膜的制备技术、微观结构和性能。 2.总结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并确定本研究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第二阶段:共混超滤膜制备及微结构调控(8周) 1.收集有关PSf和PES共混体系制备超滤膜的方法和参数,确定最佳工艺流程。 2.制备不同共混比例的超滤膜样品,通过SEM、AFM等技术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分析。 3.聚合物的质量比例调制为(w(PES):w(PSf))=90:10、80:20、70:30。 第三阶段:超滤膜的性能评价(4周) 1.测试不同比例的共混超滤膜通量、截留率和稳定性。 2.比较共混超滤膜与单一聚合物超滤膜的性能差异,分析其共混性能的优越之处。 3.结合超滤膜的微观结构,探索制备出高通量、高选择性的共混超滤膜的可行性。(15周) 五、预期成果 通过本研究,预期达到以下成果: 1.建立了一种简便、高效、稳定的共混超滤膜制备技术,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流程。 2.研究了聚砜磺化聚醚砜和聚醚砜共混体系对超滤膜微观结构的影响,为制备高性能超滤膜提供了新思路。 3.分析了共混超滤膜的通量、截留率和稳定性,并比较其与单一聚合物超滤膜的性能差异,为超滤膜的应用提供参考。 4.本研究的成果有望在环境保护、医药制品分离等领域发挥巨大的应用价值,促进超滤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