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鄂霍次克微板块及其东部边界俯冲带应力场研究的任务书 任务书 一、题目 鄂霍次克微板块及其东部边界俯冲带应力场研究 二、背景 鄂霍次克微板块位于西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是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碰撞的第一道障碍。该微板块以垂向构造为主,表现为丝状条带状构造。在微板块东部,存在着一条较为明显的俯冲带,其地震活动频繁,地震破裂面多为浅源,破裂过程较为复杂。 鄂霍次克微板块及其东部边界俯冲带的应力场特征对区域地震活动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开展鄂霍次克微板块及其东部边界俯冲带应力场研究,对于深入认识该地区地震的发生机理和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研究内容 1.鄂霍次克微板块及其东部边界俯冲带的构造特征及地质背景分析。 2.收集鄂霍次克微板块及其东部边界俯冲带地震数据,对该区域的地震活动特点进行分析。 3.利用地震波速度结构反演技术,研究该区域的地壳结构特征。 4.利用双力源反演技术,开展该区域的地震应力场及其演化历史的研究。 5.利用板块动力学理论,研究鄂霍次克微板块的演化历史及其与周边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6.结合区域岩石圈应力状态及地震活动特点,探讨该地区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活动。 四、预期目标 1.建立鄂霍次克微板块的地壳结构模型,并研究该区域的应力场特征。 2.探讨鄂霍次克微板块的演化历史及其与周边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3.对鄂霍次克微板块及其东部边界俯冲带地震活动的发生规律和预测进行研究和探讨。 五、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通过文献调查和野外地质调查,对鄂霍次克微板块及其东部边界俯冲带的构造特征及地质背景进行分析。 2.收集该区域的地震波形数据,进行地震活动特点分析。 3.利用地震波速度结构反演技术和双力源反演技术,研究该区域的地壳结构及其应力场特征。 4.应用板块动力学理论,探讨鄂霍次克微板块的演化历史及与周边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5.结合区域岩石圈应力状态及地震活动特点,对该地区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活动进行预测。 六、研究进度安排 一年内完成以下主要研究任务: 1.6个月完成鄂霍次克微板块及其东部边界俯冲带的构造特征及地质背景分析。 2.6个月完成该区域地震活动的特点分析、地壳结构及其应力场特征的研究。 3.根据研究结果,探讨该地区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活动。 七、主要参考文献 1.刘建平,徐艺杰.鄂霍次克海地区微板块构造.地球科学进展,2009,24(11):1164-1172. 2.周志远,熊裕田,郭秋栋,等.鄂霍次克海俯冲带及其与欧亚大陆碰撞的演化历史.地球科学进展,2008,23(3):235-242. 3.邓妍,肖峰,唐丽华,等.秦皇岛地区鄂霍次克地壳速度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地球物理学报,2019,62(4):1444-1454. 4.林松涛,林松盛,张洪艳,等.鄂霍次克海中部地震序列的中长期应力变化.地球物理学报,2016,59(3):760-771. 5.陈世安,吴建新,康雁飞,等.鄂霍次克海地壳运动与地震活动研究进展.地球物理学报,2013,56(4):1149-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