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幔转换带结构的接收函数方法研究的任务书 任务书 一、任务背景 地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不同的地质过程和构造特征形成了不同的地球地质结构。为了更好地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和了解地球历史演化,地球物理学家通过各种手段对地球进行研究。地震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和反射,可以推断出地球内部各种物理属性和地质结构。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之一,其区域内地壳和上地幔的结构非常复杂,受到了季风、古水系和地球内部流体等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青藏高原地幔结构对于了解大陆动力学和构造演化有着重要意义。其中,在地幔转换带的研究中,不同的地幔转换带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特征,如地球物理学家发现在东南缘地区地幔转换带处存在“楼梯状”的水分布情况,这与日本发生的地震有密切关系。因此研究东南缘地幔转换带的结构和性质,对于加深我们对地震活动和大陆构造演化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二、任务目标 本次任务的目标是开展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幔转换带结构的接收函数方法研究,采用地震观测和地球物理建模等手段,揭示该区域地幔转换带的结构和物理特征。 具体任务包括: 1.收集该区域地震数据,筛选符合要求的数据进行分析。 2.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台站位置的校正、仪器响应校正等。 3.通过分析数据的走时、振幅和频谱等特征,获取地震波传播路径和传播模式。 4.采用接收函数方法解算得到该区域地幔转换带的结构,包括上地幔可压缩性的变化、岩石圆盘的高度、分界面温度和地幔转换带宽度等。 5.与地质和地球化学资料相结合,揭示地幔转换带的物理和化学特征,并解释地幔转换带物质的来源和演化历史。 6.结合地震波传播模式,分析地震波的反射和折射特征,研究该区域地壳和地幔的结构及震源机制。 三、任务重点 本次任务的重点是分析该区域地幔转换带的结构和性质,找出该区域地幔转换带中复杂地震波传播和反射、折射特征的原因,以及对该区域的地震活动和地质构造的影响。因此本次任务中的关键工作包括: 1.精确的地震数据处理,包括仪器响应校正、站点校正等,确保数据质量符合要求。 2.接收函数方法的运用,需要针对不同的地震波类型和传播路径选择合适的方法,求得精确的地幔结构模型。 3.结果分析和解释。对模型的可靠性和合理性进行评价,将结果与相关地质和地球化学资料相结合,揭示地幔转换带的特征和属性。 四、任务步骤 1.资料收集和预处理。对数据进行初步筛选、数据格式转换、仪器响应校正和台站位置校正等工作,准备好各种资料和软件工具。 2.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多种手段对数据的走时、振幅和频谱等参数进行分析,确定合适的模型和厚度范围。 3.接收函数方法求解。运用不同的接收函数方法,求解地幔结构模型,分别讨论在空间和时间上地幔结构的变化特征。 4.结果分析和解释。分析模型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对地壳结构的影响等因素,揭示地幔转换带的物质来源和演化历史。 5.结果展示和总结。对任务结果进行展示和汇报,撰写报告,汇总成果,总结工作经验,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五、任务进度 本次任务总时限为1年,具体进度计划如下: 1.第1个月:确定任务目标和方案,讨论工作细节和设备和仪器使用。 2.第2-3个月:收集和整理资料,进行数据预处理。 3.第4-6个月: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确定数据质量。 4.第7-9个月:运用接收函数方法求解地幔结构模型。 5.第10-11个月:分析和解释模型结果。 6.第12个月:撰写任务报告并展示汇报。 六、任务成果 本次任务的成果主要包括: 1.综合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报告。 2.针对地幔结构的接收函数方法模型。 3.针对地幔转换带的地质和地球化学解释报告。 4.研究结果的归纳总结。 5.结果报告和展示汇报。 七、人员要求 本次任务需要地震学、地球物理学、岩石学等相关领域的合作研究和工作,人员要求有地球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背景,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分析和解释能力。 八、经费预算 本次任务经费总计100万元,具体经费预算按照设备和仪器购置、人员薪酬和差旅费等方面分别划分并预算。 九、任务风险 1.数据质量不合格。 2.设备维护和使用问题。 3.团队合作不充分。 对于这些潜在的任务风险,我们将尽力提前预防、避免和应对,以确保任务的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