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森林景观斑块耦合网络及动力学研究——以西洞庭湖区为例的任务书 任务书 一、选题背景 森林景观是自然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可维持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等多个方面的生态服务。目前,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全球各地的森林景观越来越遭受破坏和破碎。而森林景观质量的下降不仅是生态环境问题,也会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保护和恢复森林景观质量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 作为一个典型的湖区地区,西洞庭湖区资源丰富,自然环境较为优美,至今保有着原始森林景观。然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该区域内的森林景观面临着严格的压力,一些活动如采伐和土地开垦已经对该地区的森林景观带来了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森林景观斑块耦合网络并整合其动力学机制,深入研究西洞庭湖区森林景观的现状、问题和特征,为森林景观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和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拟通过以下设计和分析,探究西洞庭湖区森林景观斑块耦合网络及动力学机制: 1.利用GIS技术和空间分析方法,对该区域的森林景观分布、破碎化、面积等进行分析和制图,构建基于地理空间信息的森林景观斑块耦合网络; 2.通过对该区域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森林采伐记录等数据的搜集与分析,刻画该区域的森林景观变化历史和现状,并基于统计和空间数据,分析其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尺度效应与关联特征; 3.运用动力学模型,研究该区域的森林景观动力学机制,以及自然和人类因素对于该区域森林景观变化的影响。特别地,研究西洞庭湖区森林景观斑块耦合网络的演化,探究不同的干扰模式、种群动态变化、传播特性等因素对该网络的影响,并预估网络演化的未来走向和趋势; 4.在研究中整合多方面的数据、理论和方法,揭示西洞庭湖区森林景观变化的驱动因素,并提出有目的的保护和管理策略,以促进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研究将分析森林景观在不同条件下的演化趋势,揭示不同的自然和人类干扰模式对于森林景观的影响,同时将结合地方政策和管理规定对于该区域的森林景观保护和管理策略进行讨论,以提出针对性和可行性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三、主要研究目标 1.构建西洞庭湖区的森林景观斑块耦合网络,并在GIS平台上进行可视化和空间分析,以建立该区域森林景观的空间结构和耦合关系; 2.描述和探究西洞庭湖区森林景观的动态变化机制,并深入研究这些变化对于该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探究外在和内在因素导致森林景观的变化,并对森林景观的可持续管理和保护措施提出具体建议; 四、预期研究成果 1.利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构建西洞庭湖区的森林景观斑块耦合网络,并从网络空间结构、节点动力学和尺度效应等角度进行分析和探究; 2.建立依据数据模拟和实地观测的动力学模型,探究西洞庭湖区森林景观的演化趋势和规律,并分析自然和人为因素对该区域森林景观变化的影响; 3.对西洞庭湖区森林景观的每项指标和变量进行综合评估,以描述该区域的森林景观特征和变化; 4.在基于数据和模型的分析及政策、安全、合理可行性的考虑的基础上,提出该区域的森林景观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建议,以促进该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平衡、稳定发展。 五、预期研究时间 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共计24个月。 六、研究方法和技术 1.空间数据分析:GIS技术、ArcGIS软件、地理统计分析软件等; 2.空间模拟:CellularAutomata模型、斑块索引模型(Patch-Index)、通量模型(MIGRATE)等; 3.动态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时空分析、人类-自然系统模型等; 4.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回归分析等; 5.文献综述:搜集相关学术论文、调查报告、政策文件等。 七、参考文献 [1]张锋,刘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基于耦合物理场分析的模拟实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365. [2]黄文沛,夏红民,潘孟玲.动力系统:一种人类环境关系分析的途径[J].社会科学电子出版社,2007,(3):24-30. [3]ZhangX,WangL,WeiYD,etal.LandscapepatternchangesanddrivingforcesinresponsetourbanizationinarapidlyurbanizingareaofChina:acasestudyofWuhan[J].RemoteSensing,2014,6(10):9553-9574. [4]WuJ,DavidJM,LiH,etal.Effectsofchangingscaleonlandscapepatternanalysis:scalingrelations[J].Landscapeecology,2002,17(8):689-70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