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混合工质池内沸腾的气泡成核、脱离以及传热特性研究的任务书 任务书 论文题目:混合工质池内沸腾的气泡成核、脱离以及传热特性研究 1.研究背景 混合工质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工质,这种工质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制冷制热、发电、化学工程等。其中,混合工质池内沸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混合工质池内,液相和气相之间的热量传递效率对于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混合工质池内沸腾的气泡成核、脱离以及传热特性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目的和意义 混合工质池内沸腾的气泡成核、脱离以及传热特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混合工质池内热传递性能,促进混合工质的应用和发展。具体来说,本研究的意义如下: (1)揭示混合工质池内沸腾过程中气泡成核、脱离和传热特性的规律,对于提高混合工质池内热传递效率、改善设备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2)为工程技术的实现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3)对于混合工质的应用和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研究内容 (1)对于混合工质池内沸腾的气泡成核特性进行实验研究,探究气泡成核所需的超热度和成核率的变化规律; (2)对于混合工质池内沸腾的气泡脱离特性进行实验研究,探究气泡脱离所需的流速和气泡尺寸的变化规律; (3)对于混合工质池内沸腾的传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不同工质混合比例、工作压力等因素对于池内热传递性能的影响。 4.研究方法 (1)实验方法:设计并建立混合工质池内沸腾实验装置,采用高速摄影和光电测量技术对气泡成核和脱离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测量池内传热系数、表观比热、熵系数等参数,分析混合工质池内沸腾的传热特性。 (2)数值模拟方法:采用CFD软件对混合工质池内沸腾的气泡成核、脱离和传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和计算,探究混合工质池内沸腾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和机理。 5.研究预期成果 (1)深入研究混合工质池内沸腾的气泡成核、脱离和传热特性,揭示其规律和机理。 (2)建立混合工质池内沸腾实验装置,实现对气泡成核、脱离和传热特性的定量分析。 (3)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探究混合工质池内沸腾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和机理。 (4)提出实用性较强的混合工质池内沸腾的优化方案,有助于工程技术的实现。 6.研究进度安排 (1)第一年:建立混合工质池内沸腾实验装置,实现对气泡成核、脱离和传热特性的定量分析。 (2)第二年: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究混合工质池内沸腾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和机理,并进行可靠性分析。 (3)第三年:提出实用性较强的混合工质池内沸腾的优化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和对比分析。 7.研究经费 总经费:50万元。其中,包括实验设备、材料费、试剂费、差旅费、劳务费、专利费等。 8.研究团队 本研究团队由4名研究人员组成,其中包括1名教授、2名副教授和1名实验室技术人员。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领域,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和实践能力。 9.参考文献 1.Xu,J.,Wang,S.,&Fan,L.(2018).Onthecriticalheatfluxenhancementinarefrigerant-nanofluidmixturepoolboiling.InternationalJournalofHeatandMassTransfer,119,240-254. 2.Lee,J.H.,&Kim,M.H.(2018).ExperimentalstudyoncriticalheatfluxenhancementinpoolboilingconditionsusingHFE-7100withfunctionalizedSiO2nanoparticles.InternationalJournalofHeatandMassTransfer,122,1048-1062. 3.Yang,Q.,Liu,Q.,Li,J.,&Li,Y.(2020).Experimentalstudyonmixedrefrigerantpoolboilingwithsurfactant.InternationalJournalofHeatandMassTransfer,150,119219. 4.Saha,S.K.,&Dutta,P.(2016).PoolBoilingofFC-72RefrigerantandItsNanofluidsOverCopperandStainlessSteelSurfaces.JournalofHeatTransfer,138(10),101501. 5.Savino,R.,&Foust,O.(2015).Mixingincondensedsystems.Industrial&EngineeringChemistryResearch,54(46),11381-11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