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9年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 优秀教研成果评选活动参评课题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目录 1、主报告: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实践与研究……………………..….…….1 2、附件1:校企合作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调研报告………………….….10 3、附件2:订单式培训模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18 4、附件3:校企“双导师制”技师培养模式研究……………………...…….25 5、附件4:“培训不离岗课堂在现场”---校企合作共创培训新模式……..31 6、附件5:订单式培养“海水淡化”项目协议及培训计划………………36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校企合作项目的实践,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意义、主要模式进行了全面梳理及总结,并对今后的校企合作进行了深入思考与研究,就校企合作方向和内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为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我校开展校企合作各项工作的时间已不算短,凭借背靠首钢公司各生产厂矿的有利条件,在日常教学活动、学生管理等方面均有各式各样的校企合作活动的展开。但在初期限于对校企合作意义认识的肤浅,使得开展校企合作的范围和内容有较大的局限性,主要局限在学校借助背靠企业的优势完成在校学生的生产实习活动和请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到校作兼职教师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方面只考虑了需求,但对企业的服务考虑不多;而企业也因在人才资源上无太大的需求,对校企合作上一般积极性不高。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和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相关政策的颁布,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及在当今大环境下学校继续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迫使学校和企业双方不得不对“校企合作”这一具有较长历史的话题进行再思考,对校企合作的内容进行再创新和再实践,以充分适应当今社会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1.对校企合作意义的再认识 1.1校企合作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在2006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加快国家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现实需要,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1.2校企合作符合技师学院建设的有关标准,是当前飞速发展的经济建设的需要。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2007年印发的《关于深化技工学校校企合作加快培养技能人才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培养高级工必须实施校企合作,并作为技师学院评估的指标之一。技师学院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地,其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企业,只有充分了解企业的生产与建设,了解企业的技术进步,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满足企业需求的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人才,而不是盲目的培养。同时,作为授业者的教师只有走进企业才能了解企业,才能使自己拥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和相应的技能,才能成为合格的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这种变化除了教师自己的努力之外,企业的大力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校企合作”作为一项学校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标准提出是符合当前飞速发展的经济建设的需要。 1.3校企合作是市场经济下职业教育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 校企合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校企双方需求的体现。作为职业学校招生单纯地依靠上级批准的计划已满足不了日益发展的需要,必须要走到市场中去开拓生源,企业则是一片最好的待开垦的良田;同时,职业学校要发展,离开了向现场学习的可能就意味着衰败,谈何发展。 作为畅游于市场经济的大海之中的企业,谁掌握了更新的技术,并拥有掌握这些技术的员工,谁就能获得成功;其中,掌握更新技术的员工则是在市场经济中进行博弈的最有力的武器。校企双方各自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以及各自的优势就决定了进行校企合作是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 1.4校企合作过程之中校企双方的关系 在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校”、“企”双方是一种相互依存和紧密合作的关系。 企业有技术,但缺乏足够的传授能力,不能将技术及时、系统地传授给职工,并运用于工作之中创造价值,特别是那些新厂建设和旧厂技术升级改造的职工岗前技术培训活动中多有发生。究其原因,皆因掌握技术是工厂技术人员的长处,但将技术传授于人则大多是技术人员的短处,弃长扬短,焉能成功。 而学校是传授知识技能的场所,但教师并不能及时全面掌握现场技术,特别是那些新的技术和那些在旧技术基础上升级的新技术。在职工培训中就出现了讲的内容与职工想要掌握的知识差距较远,对职工尽快掌握新技术帮助不大,出现学习不解渴的现象,使培训效果打了折扣,企业不能感到满意。同理,将已知的技术和知识传授于人是教师的长处,但如何能够掌握新技术则是教师的短处了。 如此,“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