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滑坡-碎屑流远程运动距离研究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题目:滑坡-碎屑流远程运动距离研究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滑坡-碎屑流是极其破坏性的地质灾害,常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距离是预测灾害的重要因素。目前,研究大型滑坡-碎屑流的远程运动距离是当前环境地质学和工程地质学领域的热点和难点。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大量的滑坡-碎屑流研究表明,滑坡-碎屑流远程运动距离主要受到滑坡体体积、坡度、坡高、坡面形态、土体物质性质、降雨条件等复杂因素的影响。然而,目前对于滑坡-碎屑流远程运动距离的具体计算方法和模型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在科学认识及应对滑坡-碎屑流问题的过程中,研究滑坡-碎屑流远程运动距离,可以为滑坡-碎屑流的预测、评价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以实现灾前预警、灾中应急处理和灾后重建等各个环节的有效措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滑坡-碎屑流的远程运动距离进行系统研究,探究其主要影响因素,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另观测到的实际事件进行实际验证,最终实现在实践中的可适应性和广泛应用。 研究内容涵盖如下: 1.收集相关文献,总结滑坡-碎屑流远程运动距离的相关研究。 2.根据已有资料,分析出影响滑坡-碎屑流远程运动距离的主要因素。 3.建立理论计算模型,包括数学公式、变量和计算方法。 4.测量观测相关实际事件,并进行模型应用验证。 三、研究方法 本文将采用既有文献资料综述和实践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滑坡-碎屑流远程运动距离进行深入探究。具体方法如下: 1.通过已有文献,归纳总结滑坡-碎屑流远程运动距离的相关研究。 2.参考已有研究成果,对影响滑坡-碎屑流远程运动距离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 3.基于收集到的文献和数据,建立理论模型,包括数学公式、变量和计算方法。 4.运用建立的理论模型,对实际观测数据进行验证和对比分析。 5.结合建立的理论模型和观测实际事件的分析结果,总结出滑坡-碎屑流远程运动距离的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 四、研究计划和预期成果 本研究计划在1年内完成,具体研究计划和预期成果如下: 1.第一阶段(2–4月):文献资料的收集和综述。通过检索相关学术期刊、会议论文和互联网公开资源,搜集并阅读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对滑坡-碎屑流远程运动距离相关研究进行概括和总结。 2.第二阶段(5–7月):研究方法和模型构建。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根据影响滑坡-碎屑流远程运动距离的主要因素,建立理论计算模型,包括数学公式、变量和计算方法。 3.第三阶段(8–10月):实践验证。选取相关实际事件,测量观测数据,然后对单个实际事件进行验证和对比分析。 4.第四阶段(11–12月):总结成果。根据实际验证结果和文献梳理,总结出影响滑坡-碎屑流远程运动距离并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在研究领域内提供可靠参考。 预期成果: 1.归纳和总结相关文献资料,梳理滑坡-碎屑流远程运动距离的相关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2.确定影响滑坡-碎屑流远程运动距离的主要因素,并建立数学模型。 3.验证并优化建立的数学模型。 4.总结出影响滑坡-碎屑流远程运动距离的各种因素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参考文献 1.舒清胜,耿增超,关伟新.2005年吉林省松原市汪清县大滑坡灾害特征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6(3):17-22. 2.邓福荣,刘红苗,刘玉照.廊坊现代碎屑流沉积地质调查及其成因探讨[J].华北地震科学,2004,22(1):29-34. 3.程顺顺,邓福荣,林贵生.现代碎屑流运动对崩塌带的侵蚀-举升作用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44(9):1745-1750. 4.谢彦霞,卢志永,张丕荣.云南境内近几十年来大型滑坡-碎屑流事件特点及其防治[J].华南地质与矿产,2016,32(2):99-105. 5.赵建宇,胡燕.甘肃白银市定西县喜神地滑泥石流灾害形成机制分析[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7,28(4):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