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生物炭包覆纳米零价铁去除水中硒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硒(Selenium)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它不仅是一种有利的营养物质,还能在人体内具有多种生理作用。例如,硒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心血管疾病、抗氧化并预防癌症等。然而,如果硒被过量地摄入,也可能会产生毒性反应,导致皮肤黏膜坏死、白质脑病等严重疾病。此外,水中过量的硒也会危害水生生物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因此,对于水中的硒进行有效的去除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过去的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方法包括化学还原、生物还原和物理吸附等。其中,纳米零价铁(NZVI)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材料,已成功应用于废水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然而,单独使用纳米零价铁处理水中的硒,仍然存在着速率低、稳定性差、难以回收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目前研究领域尝试将NZVI与其他材料结合使用。生物炭就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包覆材料,它由具有较高碳含量的生物质制成,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生物炭不仅能稳定地固定NZVI,提高NZVI的利用率,还能够提高反应速率,并且可以通过简单的分离回收技术进行回收。 因此,通过研究生物炭包覆纳米零价铁去除水中硒的效果和机制,不仅可以为水处理领域提供新的方法和材料,还能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究生物炭包覆NZVI处理水中硒的效果和机制,并评估其在实际环境应用中的潜力。 具体来说,本研究将实验室合成的生物炭包覆NZVI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批次实验和连续实验评估其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硒去除效果和反应动力学特征,同时深入分析材料本身的性质和反应机理。此外,还将对NZVI、生物炭和包覆材料进行表征和对比分析,以探讨材料结构和性质对硒去除效能的影响。 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一种新的、高效的处理水中硒污染的方法和技术,有望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 2、为生物炭在材料科学和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提供新的切入点,同时为生物炭与其他材料的结合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3、为深入研究纳米材料和生物质材料的相互作用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实验室合成的生物炭包覆NZVI材料进行硒去除实验。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 1、生物炭包覆NZVI材料的制备:通过涂覆法或浸渍法制备生物炭包覆NZVI材料,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Brunauer-Emmett-Teller(BET)比表面积等测试方法对材料进行表征和分析。 2、批次实验: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如pH、NZVI用量、硒浓度、反应时间等)来评估生物炭包覆NZVI材料对水中硒的去除效果,并测量反应速率和吸附等动力学参数。 3、连续实验:在循环反应系统中,通过持续供给含硒水体,并对出水进行监测,评估生物炭包覆NZVI材料的处理效果和稳定性。 4、性质分析:通过FTIR、XRD、XPS等手段对生物炭包覆NZVI材料及其还原产物进行表征和分析,探索反应机理和反应路径。 五、参考文献 1.J.Mao,Q.He,M.Fan,etal.(2016),“Seleniumremovalusingmagnetite(Fe3O4)andultrafinenutrient-deficientbiocharparticles”,Chemosphere,155:1-11. 2.M.T.K.Al-Habib,X.Du,andJ.Zhu(2018),“Simultaneousremovalofnitrateandseleniumusingamine-functionalizedmagneticbiocharcomposites:EffectsofpH,temperature,andco-existingions”,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342:56-64. 3.H.Su,H.Fang,H.Jiang,etal.(2016),“Removalofseleniteandselenatefromaqueoussolutionsbyzero-valentiron”,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s,48:95-102. 4.J.Kim,J.Ahn,andS.Sohn(2017),“ArsenateandselenateremovalbyNZVI/Cr^0bimetallicparticles:EffectofpHandcompetitiveanions”,JournalofIndustrialandEngineeringChemistry,51:366-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