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08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谌业锋 ⊙凉山州专家型教师⊙西昌学院副教授 ⊙凉山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中小学教育研究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欢迎访问业锋教育在线http://www.lsyf.cn 谌业锋主页http://jksyf.scxxt.com.cn 电话:0834小灵通3687163E-mail:jksyf@163.com四川省教育厅(川教[2004]24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研工作的通知》指出:建立与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相适应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是当前学校改革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 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研究活动,共同探索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有利于教师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达到改善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有利于创设教师之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型组织。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谌业锋 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挑战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和内容 三、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叙事研究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挑战(1)教育目标观。(2)教师角色观。(3)课程观。(4)教学观。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实现教学行为的几大转变,即:(5)教材观。(6)评价观。2.教师必须具备新课程实施所需要的新技能第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第三,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3.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挑战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和发展理念,潜在地规定了教师的基本素质结构。 基础教育课程新变革是建国以来速度最快、涉及面最广、对实践的影响最为深远的,几乎所有教师都感受到了课程改革给自己素质提出了严峻挑战。(1)从“教会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的转变,要求教师必须从“教书匠”转为“创造者”。因为教师的劳动不可能干篇一律,教育时机的把握和教育矛盾、冲突的解决,需要教师做出正确、及时的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行为予以解决。 “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焦点而不是给出现成结论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教育的对象。”在教学上,要重视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转变,切实改变以落实“知识点”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重视教学的“生活意义”。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尤其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这些转变必然要求教师从“教书匠”转变为创造型教师。(2)课程结构改革要求教师具有宽广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专业能力。二是教师要有更全面和更新的教学技能。三是教师要有更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3)课程内容现代化要求提升教师学术水平,拓宽学术视野。新的课程观要求实现从“蓝本”到“文本”的转变,以文本的开放性、创造性、生成性去给教学创造更多的机会。 在新课程中,我们所面对的只是文本,其意义是多样的,关键在于我们做出怎样的诠释,这就要求教师对文本作出多种理解,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理解,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交流、讨论,以平等的态度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为何这样理解。课程内容现代化要求教师贴近本学科的学术前沿,对计算机等新的工具性学科有足够理解。 课程内容的生活化要求教师在知识价值的理解上,超越学科的局限,去深切体悟知识的生活价值及其对学生人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要做到以上几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持续的探索意识和学术敏感力,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能力上有所积累。 所有这一切,都可归结为教师学术视野和学术能力的提升。(4)新课程环境下,要求教师角色的转换。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和内容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专业课程知识,专业教学论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学知识。 教师的专业水平,指课程开发与设计、教学实施与管理、教学研究与专业创新水平 教师的专业态度,是指教师在不断深入理解所从事专业的价值、意义的过程中,形成的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1)专业理念新课程站在中华民族复兴和素质教育的高度,提出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这是课程改革的最高指导思想。 围绕这一核心理念,新课程在课程观、知识观、教学观、学生观等方面确立了一系列全新的理念。 教师应当深刻领会,实践反思,摒弃传统观念中与新课程精神不相符的东西,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重新构建自己的专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