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阶段总结 专题八一、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与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异同点比较比较项比较项比较项比较项比较项二、明朝中期以来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1.经济上: (1)农业方面。 ①通过土地买卖广占田地的现象日益普遍,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②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③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农副产品也成为商品的组成部分。 (2)手工业方面。 ①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诸多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②雇佣众多工人的手工作坊和工场日益增多,并从中孕育出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2.政治上:明清统治者采取措施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3.文化思想: (1)明清时期出现“三言”“二拍”,商人第一次被作为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 (2)思想领域出现李贽、黄宗羲等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家。4.对外关系:明朝中后期开始采取“海禁”政策,中国逐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三、影响中国农耕经济向近代化转型的因素 1.制度性因素: (1)土地私有制:古代中国最基本的土地制度是土地私有制。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制贯穿封建社会的始终,延续两千多年,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经济基础。(2)土地私有制的负面影响:土地私有制必然导致土地兼并。土地兼并现象使得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始终在低水平的状态下运行,很难实现社会经济财富的积累,无法使财富转化为商业资本。2.政策性因素: (1)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期,其目的在于鼓励农耕经济的发展,以促进国家财富的积累,服务于当时兼并战争的需要。后来为历代王朝所沿用,成为古代中国的基本国策。(2)“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这两种政策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3.经济结构因素:古代中国经济是以小农经济为核心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主要特点是封闭性、分散性等,不利于市场的发育。小农经济的生产主要满足自我消费和缴纳赋税。由于沉重的赋税,小农经济无法实现量的积累,也无法实现农业经济的商品化。4.思想观念因素:自战国以来,古代中国以“农本”为立国的经济思想,历代统治者始终对工商业采取压制政策,导致民间资本大量流向土地,而非用来经营工商业。题型解读观点情境型选择题 【理论阐释】 1.题型特点: (1)以观点为情境,选择符合要求的选项。如果观点不明确,需要解读材料,概括观点。(2)根据设问词或选项,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观点论证类,即选项是论据,多以“依据是”“依据有”等为设问词;另一种是观点理解类,即选项是对观点的解读、理解,多以“表明”“体现”“说明”等设问词,但也会出现无设问词的情况。2.命题思想: 观点情境类选择题,一种是考查史论结合、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另一种是考查解读、概括、分析、说明等综合性能力,难度相对较大。【典例展示】 【典例】(2015·全国卷Ⅰ·T33)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力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力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解题流程】解题流程解题流程【策略指导】 1.明确观点:解读题干,明确观点的含义。如果题干所述的观点不明确,需要解读材料,概括观点。注意材料中的“不认为”“不认可”“确定无疑的”等表明作者态度的一些用词。2.做出选择:观点论证类选择题,应选择史实正确、又能证明论点的选项;观点理解类选择题,应选择对观点解读准确、全面或符合史实的选项。【对应训练】 1.历史学家许倬云认为:“从古至今,一个强国领头的‘联盟’,不过是另外一个形式的霸权而已。”可以作为例证的联盟是() A.华约 B.欧盟 C.亚太经合组织 D.联合国【解析】选A。华约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抗资本主义阵营的北约,体现了苏联的霸权主义,故A正确。2.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 () 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B.否定了君主制度 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解析】选D。该学者的观点是:对于国是的决策,应该是出于“群心”,即治国应尊重民意,故D正确。3.有学者认为:“民主德国(东德)加入‘经互会’,除经济上日益依附于苏联以外,在经济现代化发展方面还是取得某种‘双赢’的结果:资源匮乏的民主德国,能以少量的资金获得发展经济所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