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农村建设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新农村建设规划存在问题、遵循原则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规划;存在问题;对策建议一、存在问题1.规划落实不到位。很多村庄规划实际上只是为争取项目资金和应付工作导致批量生产。这种赶时间充任务的村庄规划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不科学、不实用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2.布局配置不合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配置不完善、不合理利用率较低导致资源浪费是目前大部分农村的现状。同时由于部分新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不合理严重影村民响生产生活。4.地方特色不突出。部分村庄规划没有延续村庄原有的传统格局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产业结构和建筑设计单调雷同。编制内容千篇一律缺乏地方特色建筑形态单调缺少对传统建筑和街巷空间等具有农村地方特色元素的研究挖掘和保护利用。5.资金投入不充足。各级政府投入较少造成规划资金缺乏;多数村庄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有限无力出资或不愿出资做规划。在新农村建设的各个阶段财政投资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资金渠道。6.规划研究不深入。由于村庄规划费用较低导致愿意从事村庄规划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专业水平较低对村庄规划调查研究不深入、不到位。从事城市规划人员关注重点和知识技能与目前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需要存在一定偏差。二、遵循原则1.遵循规律、规划先行。遵循村庄建设发展客观规律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应符合县(市、区)、镇(乡)编制的各层次城乡规划中的有关要求。2.以人为本、产业为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把产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起点和基点根据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特色农业的发展基础和前景调整优化村庄布局以生产方式、生产规模、生产性质决定村庄的位置、规模和形态。3.城乡统筹、五规合一。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以县为单元统筹规划形成产业、村庄、土地、公共服务和生态规划五规合一注重与交通、能源、环保、水利、通讯等方面规划的衔接配套最大限度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4.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根据产业发展水平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城镇规划建设区内村庄城市化改造推进深山区、河流滩区、煤炭塌陷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等不具备发展条件村庄易地搬迁加强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传统村落和民居的保护;选择城镇规划区外条件成熟的地方作为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引导点成熟一批规划一批审定一批推进一批避免盲目发展。5.群众自愿、因势利导。坚持自下而上制定规划尊重大多数群众的意愿积极加以引导让农民群众充分参与规划编制和实施全过程使规划更加符合客观规律和本地实际不超越发展阶段不搞一刀切使新农村建设稳步发展。6.三级联动、形成合力。省、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指导县(市、区)政府统筹规划编制、村庄布局和进度安排整合资源有序推进规划实施形成上下联动、分工负责、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7.统筹安排、节约利用。立足村庄已有条件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维护符合经济、安全、美观的要求推广节地节能技术。8.保护生态、突出特色。尊重现有格局在村庄现有布局和格局基础上改善村民生活条件和环境保持乡村特色保护历史建筑和传承传统文化方便村民生产慎砍树、不填塘、少拆房避免大拆大建和贪大求洋。三、对策建议(一)分类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按照五规合一要求与现有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相衔接分类推进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对于城中村、城郊村和产业集聚区内的村庄编制城市社区规划。对于深山区、河流滩区、煤炭塌陷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等不具备发展条件的村庄与产业扶贫结合起来编制搬迁规划通过搬迁实现集中居住。对于平原地区的村庄根据特色农业布局选择条件成熟、积极性高的地方编制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引导农民向社区集中居住。缺乏产业基础的地方根据实际可编制村庄整治规划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障农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对于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编制保护性发展规划保留历史文化传承。把农村市场发展规划纳入小城镇和新农村社区等发展规划中规划建设具备商品销售、生活服务、休闲娱乐等综合功能的乡镇商贸中心形成乡镇微商圈促进农村商贸服务业集约发展。(二)明确村庄建设重点时序。按照突出重点、次第展开、逐步提升的原则制定新农村建设分步实施方案。(三)突出重点产业发展支撑。按照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的原则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强化二三产业发展载体支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打造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