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NFV容器网络的性能分析与优化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应用的不断发展,对网络资源的需求逐渐增长。网络是构成整个云计算生态系统的基础设施之一,对应用的性能和用户体验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传统的网络架构往往使用硬件设备进行虚拟化,而这种方式无法满足云计算等高度动态的业务需求。因此,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FunctionVirtualization,NFV)应运而生,它通过将网络功能虚拟化、管理和编排来提高网络的弹性和灵活性,增强网络的可操作性。 在NFV网络中,网络功能(包括功能链)以容器方式运行在服务器上,因为容器资源利用效率高、启动速度快、占用资源少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容器中的网络与传统物理网络相比,并不是很成熟,其性能和稳定性等问题还不够完善。NFV容器网络的性能优化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课题旨在探究NFV容器网络的性能与优化方法,对NFV容器网络的实现和改善有一定的指导和启发作用。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从网络拓扑、网络流量、网络延迟等方面,对NFV容器网络进行性能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例如时延、丢包率、吞吐量等。 根据性能分析结果,提出NFV容器网络的性能优化方法,包括容器资源管理、容器网络I/O优化等。 通过实验对优化方法进行验证,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优化方法对NFV容器网络的性能提升的效果。 2)研究方法 (1)网络拓扑分析 从网络拓扑结构的角度,分析容器网络作为一个整体的性能表现,根据虚拟网络的特点,对容器网络进行建模,探究网络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2)网络流量分析 从数据流的角度,分析容器网络在流量负载下的表现。观察容器网络的吞吐量、丢包率等指标,找到性能瓶颈的根源。 (3)网络延迟分析 通过调查容器网络各个层面的延迟,比如传输层的请求时间、网络层的路由延迟、物理层的数据传输时间等,对容器网络的性能进行分析。 (4)容器资源管理优化 针对容器网络资源分配方案不合理等问题,提出资源优化方案,在保证网络功能正常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资源,提升容器网络的性能。 (5)容器网络I/O优化 分析容器网络与底层网络的数据传输机制,优化容器网络I/O接口,提高容器网络的数据传输效率,减少网络通信延迟。 三、预期成果: 通过本研究,预期能够获得以下成果: 1)对NFV容器网络的性能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到问题和瓶颈,并找到其本质原因。 2)提出一系列可行的性能优化方案,通过实验验证其效果,并对优化方法进行总结和整理。 3)为容器网络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为容器网络的实现和改善提供支持和指导。 四、论文结构安排: 1)第一章:绪论。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预期成果等。 2)第二章:容器网络性能分析。从网络拓扑、网络流量和网络延迟等方面,对容器网络的性能进行分析。 3)第三章:容器资源管理优化。详细介绍容器资源管理的优化方案,描述如何优化容器资源,提升容器网络的性能。 4)第四章:容器网络I/O优化。详细介绍容器网络I/O优化的方案,如何通过优化I/O接口提高容器网络的数据传输效率和减少网络通信延迟。 5)第五章: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优化方案对容器网络性能提升的效果,并将实验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6)第六章:结论与展望。总结文章的研究成果并展望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挑战。 五、参考文献: [1]周成虎,万航.基于Linux容器技术的网络虚拟化[J].计算机科学,2017,44(6A):9-12. [2]朱如强.基于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的新一代网络架构[J].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15,9(10):863-877. [3]LiuY,HuangZ,LiuY,etal.HighPerformanceNetworkFunctionVirtualizationUsingContainer-basedAcceleration[C]//Proceedingsofthe14thACMInternationalSymposiumonPerformanceEvaluationofWirelessAdHoc,Sensor,andUbiquitousNetworks.ACM,2017:97-104. [4]ChenX,WanKY,LiB,etal.Performanceanalysisofcontainer-basedvirtualnetworkfunctions[C]//ComputationalScienceandEngineering(CSE),2017IEEE20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EEE,2017:17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