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储层预测技术研究及其应用的任务书 任务书 一、研究背景 石油储层预测是石油勘探开发的重要环节之一,储层的预测能够为石油公司提供有关油藏形成的地质、岩性、物性、构造等数据信息,为勘探开发活动提供了重要依据。传统储层预测主要依靠地质勘查人员凭借经验和感觉进行,缺乏量化的、可重复的科学方法,易受主观情绪波动和个体经验水平的影响,无法保证预测精度和准确性。而现代储层预测技术在数字化技术、计算机可视化技术、高精度测量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大大提高了储层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研究储层预测技术及其应用是当前石油勘探开发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现代储层预测技术应用于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可行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1.掌握现代储层预测技术的理论和方法,深入分析其优缺点,评估其应用价值和局限性。 2.分析目前储层预测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情况,了解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 3.尝试应用现代储层预测技术分析油田地质构造及物性数据,预测储层的有利区带、厚度、裂缝系统等特征参数。 4.研究如何将储层预测技术与数值模拟、地震勘探等现代勘探技术结合,以提高勘探开发效率和成功率。 三、研究内容 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内容: 1.储层预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建立科学的储层预测方法体系。 2.储层预测技术在成熟和新油区的应用研究,分析其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价值和优势。 3.分析不同储层预测方法的优劣势,比较其在不同油藏类型预测中的适用性。 4.对现代储层预测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及其前景进行详细调研,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 5.基于储层预测理论和方法,开展典型油藏勘探开发案例研究,评估储层预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价值。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调查、实验室测试、数据分析和模拟等方法,从基础理论出发,到实践应用和案例分析,逐步完成研究目标。具体方法包括: 1.文献调查: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公共资源检索和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储层预测起源、发展及应用现状,搜集储层预测方法、技术、工具的资料和最新成果。 2.实验室测试:采用野外钻井、取样等方法获取岩样,经过物理、化学等实验室测试,测定岩石密度、孔隙度、渗透率、弹性模量等参数,以此为基础进行储层预测研究。 3.数据分析:对野外数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岩石、储层物性的预测模型,探讨储层的成因、类型、厚度、分布、裂缝系统等特征信息。 4.模拟研究:采用计算机等数学模型,基于储层预测理论,进行储层预测数值模拟,模拟储层参数分布及油气勘探开发效果。 五、预期成果 1.对储层预测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局限性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对策建议。 2.综合运用现代储层预测技术分析原油储层的地质构造、物性等特征信息,制定储层勘探开发方案。 3.对常用的储层预测方法进行评析,建立一套完整的、适用性较强的科学的储层预测技术体系。 4.研究报告:编写一份完整的研究报告,汇总整理研究中得到的数据、分析结果和实验成果,总结收获和推广经验。研究报告应该不少于20000字。 六、进度安排 预计本研究周期为12个月,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第一至二个月,查阅相关文献,搜集储层预测技术与应用资源,了解储层预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三至四个月,实验室岩样采集、处理与测试,建立示范样本库、数据分析,评估不同预测方法的准确性。 第五至六个月,分析现有储层预测方法、技术和应用案例,对比评估其优缺点。 第七至九个月,基于现代储层预测理论,开展数值模拟,模拟预测储层特征和油气勘探开发效果。 第十至十一个月,基于储层预测技术,开展典型油藏勘探开发案例研究,评估预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价值。 第十二个月,整理数据、撰写报告,准备研究报告和成果的发布。 七、研究经费 本研究经费预计为人民币100万元。 具体包括: 1.实验室设备费:人民币20万元。 2.人员费:研究人员工资人民币50万元。 3.差旅费:人民币30万元。 4.办公费用:人民币10万元。 五、研究团队 本研究需要由专业的、有经验的科学研究团队来完成,研究团队由主要负责人、科研人员、博士后、研究生组成,需具备以下条件: 1.主要负责人应具有博士及以上学位,具有相关领域的科研经验。 2.科研人员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有相关领域的科研经验。 3.博士后、研究生应具有相关背景、经验和资格。 六、研究保障 本研究应具备以下条件: 1.提供实验室和研究设备等必要条件。 2.提供必要资金支持和项目管理保障。 3.为研究人员提供如住宿、交通、用餐等基本生活保障。 4.为研究人员提供繁忙工作之余必要的休息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