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本体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模型研究的任务书 任务书 任务名称:基于本体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模型研究 任务目标: 本任务旨在深入研究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模型,提出基于本体的信息检索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检索效果。具体目标如下: 1.研究现有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模型,理解其优缺点。 2.深入理解本体及其应用,掌握本体建模和维护方法。 3.提出基于本体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模型并完善其具体实现细节。 4.通过实验验证提出的基于本体的信息检索模型在信息检索方面的有效性及优越性。 任务背景: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也发展成为了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数字化图书馆中的信息量非常较大,检索方法和效率的提高关系到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也是图书馆服务效率的保证,为此,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模型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任务内容: 本任务的主要内容包括: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模型的研究、本体的应用、基于本体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模型的提出和实验验证。具体任务分解如下: 1.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模型的研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深入研究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模型,了解其各种类型、定义和原理。 2.本体的应用 学习本体的概念、特点和应用场景,具体包括本体概念和基本结构、本体构建方法和本体维护技术等。 3.基于本体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模型的提出 根据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模型和本体应用理论,提出基于本体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模型,并详细描述其工作原理和实现策略。 4.实验验证 通过实验验证提出的基于本体的信息检索模型是否能够提高检索效果,并分析与现有模型的优劣对比。 5.撰写论文 将研究过程、实验验证和分析归纳为一篇论文,并添加附加材料(代码、数据等)。 任务计划: 本任务计划周期为3个月,具体任务计划如下: 1.第1周-第2周,查阅并研究相关文献,深入了解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模型的现状。 2.第3周-第4周,学习本体的基本概念、应用场景和技术细节,深入理解本体在信息检索中的应用。 3.第5周-第6周,根据前两周的研究,提出基于本体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模型。 4.第7周-第9周,实现和测试提出的基于本体的信息检索模型,并与现有的信息检索模型进行对比实验。 5.第10周-第11周,完成论文的撰写,包括实验过程、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6.第12周-第13周,撰写课程报告,并准备答辩。 任务资料: 数字图书馆检索模型论文、本体应用论文、相关代码库、实验数据集。 任务成果: 完成本任务后,将获得以下成果: 1.撰写一篇完整的、有实验结果支撑的科学论文。 2.实现一个基于本体的数字图书馆检索模型。 3.分析实验结果,并将其与现有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 参考文献: 1.Salton,G.;McGill,M.J.IntroductiontoModernInformationRetrieval;McGraw-Hill,Inc.:NewYork,NY,USA,1983. 2.Becks,T.;Fröhlich,P.;Kutz,O.;Neuhaus,F.Aknowledge-basedapproachtoqueryformulationintherealmofenvironmentallegislation.Artif.Intell.Law2009,17,135-148. 3.Zhang,Y.;Zhong,N.Asemantic-basedfuzzysearchmethodfordigitallibraries.ExpertSyst.Appl.2013,40(3),745-754. 4.Hodge,G.AnanalysisoftheSyntactic/semanticapproachtoautomaticindexing.J.Am.Soc.Inform.Sci.1991,42,357-365. 5.Noy,N.F.;McGuinness,D.L.Ontologydevelopment101:Aguidetocreatingyourfirstontology;StanfordCenterforBiomedicalInformaticsResearch:Stanford,CA,USA,2001. 6.Li,Z.;Chen,D.;An,J.;Liu,X.;ChenY.Anintelligentsemanticretrievalapproachtowebinformationresourcesfore-scienceenvironment.Futur.Gener.Comput.Syst.2008,24(7),618-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