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企业跨国并购文化冲突与整合研究作者:谭硕编辑:studa20摘要。跨国并购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并购双方的企业文化差异却使跨国并购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从霍氏文化维度理论出发探讨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文化差异及其所导致的跨国并购中的文化冲突并提出相关的文化整合模式和措施来化解冲突使并购最终取得成效。关键词:跨国并购;文化维度;文化冲突;文化整合1文化维度理论:企业文化差异何在(1)权利距离就权利和财富的社会分配而言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在有的社会中人们相对来说更能容忍这种差异。然而在其他社会中人们却要尽可能地降低这种不平等的境况。(2)不确定性回避。任何社会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不确定性。但不同的社会文化对于不确定性的忍耐程度也有所不同:在低不确定性回避的文化中人们敢于承担风险而高不确定性回避的文化中则正好相反。(3)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这个维度主要关注个人同集体的关系:在做出行动决策的过程中人们是否考虑到其所在群体中他人的利益个人对组织是否具有义务等等。(4)男性化与女性化。有的社会文化更多地强调竞争、追求物质上和事业上的成功属于男性化社会有的则更关注人际关系的协调发展、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属于女性化社会。(5)长远导向与短期导向。不同的社会文化中对于传统的重视程度也会有所差异。受到长远导向影响的社会文化重视传统并擅于对发展做远期规划而短期导向的社会则恰恰相反它们更关注当前利益。霍氏文化维度理论对于跨国并购企业进行成功的跨文化管理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只有深刻认识到并购企业表层冲突下深植于文化肌理中的维度差异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冲突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2霍氏理论观照下的部分国家和地区企业管理模式概览(1)美国。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具有高度文化融合性的国家。受此文化的影响美国企业中上下级之间权利距离较小。决策者在行动中敢于承担高风险具有低不确定性回避倾向。企业普遍呈现男性化倾向但近年来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向女性化倾向转移的趋势。生意上着眼当前就事论事。如果成功再开始拓展关系考虑长远合作的意向。(2)日本。日本和美国在企业管理模式上迥然不同。前者以团队精神为其文化精髓实行集体决策不鼓励个人主义所以其内部的权利距离远大于后者。日企普遍呈现出高度的不确定性回避倾向因而会采取终生雇佣制等一系列办法来保障安全稳定。在男性化和女性化的价值观方面日企表现得不甚明显:既有强调事业成功的男性化倾向也有以和为贵注重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女性化倾向。(3)中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企业也同样表现出了强烈的集体主义倾向。企业内部权利距离较大等级秩序严格。在不确定性回避方面尽管有由低向高发展的趋势但整体上较美国企业米说还是较低。在男性化和女性化方面中企与日企类似呈现混合性态势。企业重视传统和资历凡事都要考虑未来长远利益在生意的初始阶段就会考虑长期合作的必要性。(4)西欧地区。霍夫斯泰德(1980)曾在《文化的后果》一书中对欧洲各国文化维度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数据对比分析。由分析可知欧洲地区的情况较为复杂各国在文化维度上的差异明显。但总的来说西欧地区企业都普遍呈现出个人主义倾向男性化程度中等偏高重视当前问题的解决和未来的短期利益的获取。行动上多数国家趋于追求稳定减少不确定性但也有很多国家已经开始“试图推动个人或组织的变化”(胡军1995)。在权利距离方面英德等国权力距离较小而法国则较大。3跨国并购企业的文化整合:化解文化冲突的一剂良药为了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许多企业纷纷选择了跨国并购之路。不难发现企业的跨国并购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但是许多企业在并购中过于急功近利仅关注物质和技术方面的并购却低估了企业文化上的分歧。企业文化整合就是基于原有的不同的企业文化运用一系列整合手段创造出一个统一的适应各方的新的企业文化的过程。郭江(2021)指出“跨国并购文化整合并不是要消灭不同企业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也不是要以一种文化全盘取代另一种文化同时不是收购企业以强势取代被购企业的文化。而是使各种不同的文化互相协调、互相学习和健康发展在跨国公司统一的信仰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融合为一个整体。”许多企业简单粗暴地将并购方的企业文化强加于被并购方之上这不仅仅会令被并购方员工无法适应新的管理模式产生自卑或逆反心理更有可能会激化双方矛盾最终走向并购解体的道路。在任何并购活动开始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