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34个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评价及抗相关稻曲病的生化分析的综述报告 稻曲病(Ricestripevirusdisease,RSV)是一种由稻曲病毒引起的病害,其主要症状是苗期黄化、成株条纹、叶边卷曲,叶变黄后干枯,重病情况下通常会导致收量显著减少。因此,抗稻曲病的水稻品种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34个常见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以及相关的生化分析进行综述。 首先,对于34个水稻品种中涉及到的抗性状况进行简要介绍。研究表明,日本晚熟稻品种“Yoshida”对RSV表现出高度的抗性,而长粒稻品种“Fushimi”则表现出较弱的抗性,其他品种的抗性状况则各不相同。其中,包括中央大学育成的杂交水稻新品种“NipponbarexKoshihikara”、福建农林大学育成的“福彩1号”等,表现出中等到较强的抗性。但是,也存在一些品种表现出较为敏感的特点,如早秆1号、中秆杂交稻品种“勇粳50”的表现较为糟糕。 其次,了解一些水稻品种对于稻曲病的生化抗性机制。研究表明,水稻细胞壁中珊瑚质(callose)在RSV感染后会大量堆积。同时,研究也发现,在RSV感染过程中,水稻品种的丙二醛含量增加,而细胞色素P450含量则下降。这表明,水稻种质资源在抗RSV方面的生化反应与氧化应激和物质代谢有关。 此外,还存在一些其他的抗性机制。例如,研究表明,水稻中关键的免疫相关基因STV1(stripevirusresistance1)和STV11(stripevirusresistance11)等对于增强水稻的抗稻曲病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而另一项研究则发现,水稻叶片内的小分子物质,如甜菜碱(betaine)、壬二酸(oleanolicacid)等,也可以发挥较强的抗病作用。 总之,虽然不同的水稻品种抗RSV能力不同,但研究表明许多水稻品种都具有较强的抗性。在抗性机制方面,研究也发现水稻细胞壁珊瑚质、丙二醛和免疫相关基因STV1和STV11等在水稻品种对RSV的抵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相信,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水稻抗病育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