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OFDM系统中峰均比抑制技术的研究和实现的任务书 任务书 一、研究背景 在现代通信系统中,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无线传输技术。OFDM系统能够通过将一条高速数据信号分解成多个带宽较窄但符号周期互相正交的子信道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然而,由于子信道之间的正交性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完美保持,导致高峰均比(PAPR)成为OFDM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PAPR是指OFDM信号的最大幅度值与平均幅度值之比。高PAPR值会导致传输信号能量的集中,从而引发非线性失真,进而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因此,OFDM系统中的峰均比抑制技术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研究方向,旨在降低PAPR值并提高OFDM系统的传输性能。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 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针对OFDM系统中的峰均比问题,研究和实现有效的抑制技术。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综述现有的OFDM峰均比抑制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分析它们的优缺点,以及应用范围和限制。 2.设计、实现和测试一种新的OFDM峰均比抑制方案。首先,探究各种算法的基本原理,如选择峰值取消技术(SPTS)、部分传输序列(PTS)技术、交错并抽头(IOTA)技术等;然后,根据系统的要求和待实现的性能,选取适合的算法进行模拟和验证。 3.对比测试各算法的性能表现,例如均方误差(MSE)、误码率(BER)等指标,并对各算法的频谱利用效率、复杂性等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选取最佳的抑制方案; 4.最后,根据选定的方案对OFDM系统进行实验,验证其抑制峰均比的性能,并对该方案的实现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研究常用OFDM峰均比抑制技术,并设计实现一种新的抑制方案,验证其实际应用价值,提高OFDM系统的传输性能,进而为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本次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如下: 1.综述现有OFDM峰均比抑制技术,并分析其原理、优缺点、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2.设计实现一种新的OFDM峰均比抑制方案,选取适合的算法进行模拟和验证。 3.对比测试各算法的性能表现,并选取最佳的抑制方案。 4.根据选定的方案对OFDM系统进行实验,评估其实现效果。 具体步骤如下: (1)综述OFDM峰均比抑制技术:对选择峰值抑制技术、部分传输序列(PTS)技术、交错并抽头(IOTA)技术等技术进行分析,比较它们的优缺点、适用范围等。 (2)设计新的OFDM峰均比抑制方案:选取适合的算法进行修正,例如选择峰值抑制技术、部分传输序列(PTS)技术和交错并抽头(IOTA)技术的组合方式,并进行模拟。 (3)对比测试各算法的性能表现:对各种算法的性能进行测试和比较,并分析其频谱利用效率、复杂性等。 (4)实验验证:对选定的OFDM峰均比抑制方案进行实验,评估其实现效果。 四、论文的要求 1.论文应包括先前研究的综述、方案设计、性能比较和实验分析部分。 2.论文应根据实验结果展示各种算法的性能,并从频谱利用效率和复杂性等角度进行比较和分析。 3.论文应对所提出的OFDM峰均比抑制方案进行实验验证,以便评估其实现效果。 4.论文要求文字流畅、表述清晰、逻辑性强,不得有抄袭和剽窃行为。图表应清晰明了,可以包括图表、算法及MATLAB代码等。 五、参考文献 [1]J.Tellado.IntroductiontoDigitalSignalProcessingandFilterDesign.NewYork:JohnWileyandSons,2002. [2]M.N.Mohammad,K.M.Nasir,andM.A.Satter.“ComparisonofPAPRReductionTechniquesfor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OFDM)System,”Int.J.ofAdvancedComputerScienceandApplications,vol.5,no.10,pp.138-142,2014. [3]S.C.Chan,R.C.W.Wong,andK.B.Letaief.“TransmitterandReceiverDesignforMultiuserOFDMSystems”,IEEESignalProcessingMagazine,vol.17,no.3,pp.70-81,May2000. [4]H.S.Rong,X.H.Wu,andY.Chen.“BERPerformanceofPAPRReductionTechniquesforOFDMSystems,”JournalofAppliedSciences,vol.8,no.17,pp.3052-3059,2008. [5]M.F.SabirinandA.Sunaryono.“Experimental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