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摘要:本文分别从网络、终端和业务三方面分析了3G发展的趋势。3G网络发展体现了宽带化和融合的趋势。3G终端发展则体现了应用平台的开放性、低功耗高能量、双多/模终端、智能终端等趋势。3G业务发展则体现了与2G/2.5G业务的继承性及向其他无线网络、固网及广播电视网业务领域的扩张性特点;分析了3G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要素。关键字:3G网络、、3G终端、3G业务进入2004年后第三代移动通信(3G)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3G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存在的局限性。3G网络要求具有良好的服务质量(QoS)、后向兼容性及其与固网的兼容性、以及高速多媒体业务能力等而现有3G网络与这一目标还有差距;3G终端在多媒体业务支持、延长待机时间、统一应用平台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由于网络质量、终端瓶颈以及缺乏合适的业务模式等原因体现3G差异化服务的高速多媒体业务发展并不理想。这些限制引起人们对3G网络、终端和业务发展趋势的重新思考。一、3G网络发展趋势分析1宽带化宽带化体现为对无线传输能力的要求。3G系统要求能够支持高达2Mbit/s的传输速率。随着新型多媒体业务的发展、话务量的提升等对3G系统及下一代无线网络的无线传输速率要求会越来越高即宽带化是3G网络的基本发展趋势之一。对于WCDMA网络技术体制而言R99和R4版本支持的前反向峰值速率可达384kbit/s;R5版本中引入了高速下行数据分组(HSDPA)接入功能下行峰值速率可高达14.4Mbit/s;R6版本中进一步引入了高速上行数据分组(HSUPA)接入功能上行峰值速率可高达3.6Mbit/s;R7版本中可能采用OFDMMIMO等关键技术进一步提高无线链路的传输速率同时增加系统容量。对于cdma2000网络技术体制而言cdma20001x的前反向峰值速率可达153.6kbit/s;1xEV-DOReleaseO前向峰值速率提高到2.4Mbit/s反向虽然相对于cdma20001x没有改善但在1xEV-DOReleaseA中反向峰值速率提高到1.8Mbit/s同时前向峰值速率也进一步提高到3.1Mbit/s;1xEV-DV的前反向峰值速率与1xEV-DOReleaseA基本一致。由于1xEV-DO的发展前景相对明朗目前主要针对1xEV-DO这一发展分支考虑cdma2000无线传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2005年6月的3GPP2会议上对下一代EV-DO网络功能要求进行了研讨对采用OFDM多载波方案和MIMO多天线技术达成了共识以提供与WCDMAR7相媲美的带宽无线传输。由此可见不但同属于cdma2000标准系列的1xEV-DO和1xEV-DV在峰值速率的设计上是一致的而且分属于不同3G技术体制的1xEV-DO与HSDPA在前向峰值速率设计上也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是由共同的业务需求决定的。2网络融合2.2.13G网络融合的要求ITU最初希望全球统一3G标准其中包含了3G网络融合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3G网络的后向兼容性。为了保护2G网络投资降低3G网络业务运营的风险在3G标准的制定中要求考虑从多种标准的2G网络向3G网络的平滑演进。(2)3G网络与固定网络的兼容性。为了实现移动业务与固网业务的融合实现业务的无缝覆盖和多种网络资源的共享降低业务运营和网络维护的成本在3G标准的制定中要求考虑3G网络与固网的互通问题。尽管目前存在多种3G技术标准但是不同3G技术标准网络之间以及各种3G技术标准网络与固网之间的互通仍需逐步解决。2.2.23G网络融合的方向3G网络的融合也是电信网、计算机网和广播电视网走向三网融合的第一步。从基本功能架构上看传统网络从上向下大致可分为业务网、承载网和传输网三部分;3G网络融合固网与移动网后网络架构从上到下大致可分为业务应用层、业务控制与交换层和承载与传输网络。其中业务应用层面包含传统业务网中有关业务应用及其应用平台;业务控制与交换层完成传统业务网的呼叫控制、会话管理、用户管理等功能;传统承载网中的信令控制与数据承载功能分别由不同的逻辑实体实现;传统的传输网则由多种传输协议逐渐向IP传输和ATM传输并存、进而统一到IP传输这个方向发展。由此归纳出3G网络融合的方向即开放的业务应用平台节省业务开发时间和成本实现多厂家业务应用设备的互通;统一的业务控制与交换层采用IMS实现移动网与固网业务上的融合;以IP为核心的承载与传输网。下面重点针对控制层面IMS的实现和承载网的全IP化展开分析。(1)IMS目前的电信网络体系结构由多个相互独立的垂直业务体系组成如VoIP、可视电话、视频点播等不同的网络为用户提供不同的业务。这种点到点形式的传统网络结构——“终端—网络—应用”不利于运营商简单、快速引入新业务以及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