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及区域间碳转移问题研究的任务书 任务书 标题: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及区域间碳转移问题研究 一、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对外贸易量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然而,这也带来了巨大的隐含碳排放问题。对外贸易过程中,制造业企业通常将产生的高碳排放工序或生产过程耗电等交由别的国家生产和消费。这种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有很大概率会产生碳排放,被称为隐含碳排放。因此,了解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的情况,成为了当下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另外,中国的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也导致了区域间碳转移问题的产生。依靠煤炭等化石能源开采和使用,地方经济会获得初期的发展,但同时也会积累大量的碳排放。这些碳排放不仅会影响当地环境质量,同时也会造成碳排放的跨境转移,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造成巨大挑战。因此,探索中国区域间碳排放的转移情况及其影响,对于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 1.深入了解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的现状及特点。 2.探索中国地区间碳转移现状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3.分析产生隐含碳排放的原因,并提出减少碳排放的措施和建议。 4.给出研究报告,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可借鉴的参考意见,以推动实践中碳减排技术的应用和强化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能力。 三、研究内容 1.了解全球气候变化政策和中国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2.调研当前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的现状及特点,分析中国出口产品的隐含碳排放贡献情况。 3.分析中国地区间碳转移现状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挖掘区域碳排放转移的规律和趋势。 4.深入分析产生隐含碳排放的原因,分析政策和市场力量对于隐含碳排放的促进作用。 5.提出减少隐含碳排放的建议和措施,评估其实际可行性和经济性。 6.编写研究报告,梳理和总结研究成果,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和实践建议。 四、预期成果 1.深入了解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和特点,探索制定减少隐含碳排放的应对措施。 2.明确中国地区间碳转移的现状并且分析其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提出预防对策。 3.构建切合实际和可持续性的减排政策体系,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可参考和可实施的建议。 4.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思维,推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和应对工作。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获取国内外学术期刊、政策文件、专家研讨会议及相关书刊等渠道获取必要信息以扎实理论基础。 2.访谈法:通过对相关机构的领导、知名专家、企业代表进行深度访谈,掌握实际情况、解决研究中的疑问。 3.统计法:通过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总之,本研究综合运用多个方法,以确保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六、研究计划 时间节点|研究内容|责任人 -|-|- 第1个月|确定研究框架和问题|整个课题组 第2-3个月|资料收集、文献阅读和信息整合|本科,硕士,博士生 第4-5个月|通过研究,分别得出隐含碳排放现状,地区间碳转移现状,原因分析以及减排对策等内容|本科,硕士生 第6个月|整合分析上述研究结论,以生产报告书|博士生 第7-8个月|报告撰写和修改,报告呈送评审|本科,硕士,博士生 第9个月|评审意见回报及报告精进|整个课题组 七、参考文献 1.Kanematsu,H.etal.Carbonfootprintaccountingonthebasisofinput-outputanalysis:acasestudyofthreemetropolitanareasinJapan.London:Springer-VerlagLimited,2014. 2.Yang,X.,Zhang,Q.andChen,G.EmbodiedCarbonEmissionsofIndustryPurchases:AnInternationalComparison.London:ElsevierLtd,2015. 3.Zhang,Y.etal.TheDistributionofCO2emissionsfromHouseholdConsumptioninChina.ClimateChange,2014,124(4),631–645. 4.McKinsey&Company.PathwaystoaLow-CarbonEconomy:Version2oftheGlobalGreenhouseGasAbatementCostCurve.London:McKinsey&Company,2014. 5.杨添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十点思考.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