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真菌固定化技术的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化学工业、石油化工、交通运输等行业也随之发展,产生大量有害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其中多环芳烃(PAHs)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有害物质。多环芳烃是由若干个苯环连续连接而成的芳香族化合物,是一类高毒、高致癌性的有机物,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多环芳烃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当前的多环芳烃污染修复技术主要有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物理修复一般包括挖掘、堆置和焚烧等。这些方法虽然可以快速降低PAHs的污染浓度,但存在成本高、操作麻烦、副产品产生等缺点。化学修复主要采用化学氧化和还原等方法,但这些方法难以降低PAHs的浓度,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相比之下,生物修复因具有环保、经济、高效等优点而成为研究热点。 真菌固定化技术是生物修复的一种新技术,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固定化真菌在土壤中并添加适当的微生物和有机物来促进其降解污染物质。因此,研究基于真菌固定化技术的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 本研究主要旨在探究基于真菌固定化技术的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具体目标如下: 1.筛选出一种适合固定化真菌的载体材料,建立固定化真菌的实验体系。 2.筛选出一种适合在固定化真菌体系中生长的微生物和添加适当的有机物质。 3.对多环芳烃污染土壤进行生物修复实验,分析不同试验组各自的降解效果,并选择效果最好的方案进行稳定性检测。 4.分析研究结果并提出修复方案。 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样品进行样品采集和样品分析,确定有关污染物浓度等信息; 2.筛选合适的载体材料和真菌,确定适宜的微生物和有机物质类型和添加浓度; 3.利用上述条件进行生物修复实验,对不同试验组进行监测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4.评估结果并提出建议,确定最佳方案,并进行稳定性检测。 三、研究重要性 本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 1.为资料和信息缺乏的多环芳烃污染修复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2.揭示了基于真菌固定化技术的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修复的机理和方案,有利于污染修复技术的完善和深化。 3.为实现生物修复的目标,促进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方法包括: 1.实验室条件下的试验研究,例如样品采集、分析、筛选载体材料、筛选真菌、添加生物质、观察生长状态等。 2.对不同实验组的多环芳烃降解率、生命周期、环境风险评估和成本估算等进行定量结构分析和比较。 3.应用现有的相关软件,如Matlab和Statistica等,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描绘降解曲线和优化处理方案。 五、预期结果 预计根据本研究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筛选出一种适合固定化真菌的载体材料,在固定化真菌体系中添加适宜的微生物和有机物质能够有效促进多环芳烃的分解和降解; 2.固定化真菌、添加微生物和有机物质的比例是影响降解效果的主要因素; 3.根据实验结果,选出最佳的生物修复方案并进行稳定性检验; 4.研究结果对于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修复和环境保护以及相关行业的研发将有实质性的贡献。 六、时间进度和预算 本研究的时间计划为1年。预计研究运行费用在20万元左右。具体预算如下: 1.仪器设备费:5万元。 2.实验室耗材费:3万元。 3.材料费:2万元。 4.出差费:3万元。 5.专家咨询费和学术交流费:4万元。 6.工作人员薪酬费用:3万元。 以上为本研究的预算,具体会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度调整。 七、参考文献 1.ChatterjeeS.,ChiouC.T.(2005).Sorptionofpolarandnonpolararomaticcontaminantsbyplantcuticularmaterialsunderwater-repellentconditions.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39(20),7922-7930. 2.Fernández-LuqueñoF.,Valenzuela-EncinasC.,MarschR.,DendoovenL.(2010).BacterialcommunitystructureunderdifferentregimesoffertilizationinsoilscultivatedwithAgavetequilanaL.var.Azul.AntonievanLeeuwenhoek,97(4),373-383. 3.KauschM.,WieczorekA.(2006).Vegetableoilasanalternativeelectrondonorforenvironmentalbi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