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研究综述摘要: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聚落景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乡村聚落景观在城市化浪潮中受到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通过总结前人在乡村聚落研究上所做的贡献分析乡村聚落景观形成的诸多原因有利于为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的发展、为农村和农民问题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关键词:乡村聚落;景观格局;城镇化中图分类号:F323.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8-0037-02一、乡村聚落研究综述聚落通常包括农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两类。作为人类生产和社会活动的中心聚落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憩、劳动生产以及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乡村聚落学是聚落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分支也是人文地理研究中较为薄弱的部分。乡村聚落学是研究乡村聚落(狭义的聚落)的景观、形成、演变、分布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联的一门学科[1-3]。乡村聚落地理的研究开始于19世纪。这一时间段内的乡村聚落研究多侧重于描述聚落的形态以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980年以来后现代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地理学等影响西方的乡村地理学研究逐步向人文和社会方向转型。随着乡村聚落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方法也呈现出多样性诸多学者运用GIS的方法开展对乡村聚落的研究。2012年李红波等通过研究大量的文献资料发表《国外乡村聚落地理研究及近今趋势》提出乡村聚落的人文和社会化与乡村重构趋势。2014年吴江国等运用GIS的方法结合土地调查数据在县域、镇域、村域三个尺度上分析了乡村聚落景观的分型特征[3]。2015年宋晓英等学者发表《基于GIS的蔚县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化与驱动机制分析》一文引用GIS和密度估算方法分析了蔚县商周时期至清朝3000多年间的乡村聚落演化指出其演化受自然、军事、人口、经济等的影响[4]。二、乡村聚落研究相关理论(一)人地关系论人地关系论是在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产生的理论。主要包括:地理环境决定论、或然论(人地相关论)、适应论、人类生态论、文化景观论、唯生产力论、非决定论、协调论等。人地关系协调是人地关系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所达到的最理想的状态。其主要强调人地关系中各子系统(自然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人口子系统)内部及相互之间的协调最终目的是人地系统的和谐发展。人地协调的重要标志是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不断得到改善社会可接受性不断加强[5]。(二)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是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在《德国南部中心地》一书中提出的成为研究城市职能、城市规模及城市空间结构的核心理论。克里斯塔勒通过对德国南部城市和中心聚落的实地调研提出了中心地的概念表述为向居住地周围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场地并发现中心地的分布会受到市场、交通和行政三个因素的影响由此中心地有等级大小之分等级的大小决定了中心地的数量、分布、服务半径。通过确定中心地经贸活动的影响半径加之空间组合的概念形成中心地的网络结构他还提出在理想环境下的聚落分布的六边形模式[5]。(三)系统论19世纪40年代贝塔朗菲(L.V.Bertalanfy)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奠定了系统论发展的科学基础到70年代在各国的学科领域内掀起了“系统运动热潮”。系统学作为一类严谨的科学为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越来越多的地理研究者将系统论的思想引入地理学研究诸如建立地理研究的系统模型界定系统的研究边界在城镇规划、区位选择等方面系统思维与地理思维形成了较好的契合。随着RS、GIS、GPS等系统学科的发展地学研究逐渐打破静态的思维方式通过一些动态的模型更加明确了地理研究的可视化和动态演化。系统论也成为地理科学方法的核心系统学思维为地理学研究开辟了新前景[6]。(四)分形研究理论1967年美国数学家曼德尔布罗(B.Mandelbrot)提出分形理论。分形是指与整体以某种方式相似的形体如海岸线的局部和整体的相似[7]。分形理论被用于地理学是一种定量研究。国外将分形理论应用于聚落研究的代表人物是阿林豪斯、巴蒂和富兰克豪泽。阿林豪斯运用分形理论对中心地进行重构并证明分形方法可以生成廖什体系。巴蒂在1994年与朗利联合出版了《分形城市》著作书中探讨了城市的边界、土地利用形状、城市形态等。法国学者富兰克豪泽出版《城市结构的分形性质》并于2000年发现城市化进程中聚落形态演化逐渐出现的分形特征。国内研究在1990年开始艾南山等将分形理论引入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开始运用分形理论研究城市规模和结构[8];陈彦光、刘继生和朱晓华等相继将分形理论应用于城市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中。1998年单纬东、陈彦光发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