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新媒体艺术的文化自省|新媒体语境的概念 “全球化”对当今世界产生的持续且深远的影响使各领域的学者都在思考如何应对和顺应。“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1]“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是当前中国文化建设所提出的新口号和目标。在这种背景下,思考当代文化艺术的自身状态并从中找到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我们的责任所在。当代的新媒体艺术身置于变革中的社会环境中,受到各种文化倾向的影响。艺术作为人类文化中的重要领域,以一种强烈的外化的表象显现着全球化的影响。在当下国际一流的艺术活动中,视觉艺术成为主要的交流形式,而新媒体艺术又成为视觉艺术中最主要的代表性艺术形式(如威尼斯双年展)[2]。新媒体艺术虽在我国的历史还不长,但作为当代视觉艺术的前沿代表,是考察当代艺术发展状况的重要参照。因此,本文以新媒体艺术为窗口和典型代表,思考在全球化语境下以及在文化帝国主义等多元文化的压强下,中国当代文化艺术的自省与反思。一、新媒体艺术在当前的文化生态中的定位思考数字时代使新媒体成为世界范围内文化表现的主流形态和载体,是进行当代文化艺术研究不可回避的内容。有关新媒体艺术的概念还处于发展和探讨的过程中,学界对于新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以及信息艺术等概念还处于研讨阶段,各学家角度及立场各异,因此还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尚无严格意义上的标准和定论。新媒体在广义上是区别于传统的四大媒体的“第五大媒体”,而其在狭义应用层面上主要指基于传统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移动终端,如电脑,手机、IPAD等。在纯艺术领域中通常表现为采用数字技术以及多媒体手段的互动装置艺术。参与性、交互性是新媒体艺术最典型的特征,也是使其具备大众化属性的最主要的因素。借助互联网的强大传播力,新媒体的威力作用于世界传媒的各个角落。在如此广大的传播场域下,民族文化个性的定位、文化身份的认同、共性与个性的矛盾与冲突、文化入侵以及文化殖民主义、文化软实力等问题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困境与考验。人类的文化实践是生存方式的显现,而人类当前各种生存危机,诸如自然环境所造成的资源危机;市场经济造成物质过剩和精神流失的不平衡以及工业化、数字化导致的世界文化的同质与冲突等等,让我们不得不借助哲学的视角以一个抽离具象的方式来宏观俯视当前的文化问题。哲学起源于人对于自身生命存在和社会生活意义的反省,代表着对人的生命活动的反思批判。[3]对当代中国新媒体艺术的自省,是构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文化强国的需要。二、新媒体艺术的文化自省1.民族文化个性定位与文化身份的认同民族文化个性与身份的问题并不是进入数字时代后才显现的。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即“国民政府黄金十年”时期,由王新命、何炳松等十位教授于民国二十四年一月十日(1935年)在《文化建设》第1卷第4期中发表了关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此文是针对胡适于1929年提出的“全盘西化”所进行的宣战。两大阵营在当时相当长的时间内展开“全盘西化”和“中国本位”的激烈论战。直到1930年代末期,双方才达成了“中国社会亟需要现代化”的共识。[4]由此可见,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就一直在顽强的延续着自己的生命力并证实着自己的文化身份。民族是文化滋生的场域。中国文化是以汉文化为核心的多民族共生的文化复合体。当前的新媒体艺术作品虽然在中国的地理范围中产生,但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文化的属性却日渐式微。没有鲜明的民族身份也就没有文化识别性;没有本民族文化内核,也就无法对内对外进行本民族文化的传播。20世纪是有史以来整个人类接受同一政治观念即民族文化观念的第一个时期。[5]籍此,我们是否可理解为,世界各国民族文化的相互传播同时也是一种政治传播。从民族文化个性和文化身份的角度审视当今的新媒体艺术,无论是从纯艺术类的互动装置艺术,还是网络类应用艺术,都普遍呈现出一种国际化的倾向。与国际接轨,采用国际通用的符号语言,似乎成为一种水准和追求,也是一种时尚,究其原因是复杂的。中国的新媒体艺术起步较晚,无论是技术上,还是艺术表现上我们都与欧美日等国家差别较大,因此从发展之初可以说一直在追逐西方艺术发展的脚步。西方艺术的烙印在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上清晰可辩。这也是当代艺术评论家及美学家等学者们所说的中国艺术丧失了“中国性”,采用经过变形的、内涵抽空的、根基被剥离的所谓“中国符号”进行艺术创作。将中国传统文化的这根“萝卜”彻底拔出了土,然后去泥、切割、烹饪而成为一道道地道的“西餐”或者“中西杂拌餐”。[6]“去中国性”已成为当代中国艺术的顽疾。除了纯艺术领域,在三网融合的过程中,中国范围内各种新媒体艺术的视觉形式最主要和最先表现出来的大都是一种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