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氧化钛薄膜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的任务书 任务书 一、题目 二氧化钛薄膜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二、背景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对太阳能电池、清洁能源和高效催化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二氧化钛具有优异的电化学、光催化、光电转换等性能,在这些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薄膜技术是目前最为流行的制备二氧化钛材料的方法之一,其制备的二氧化钛薄膜具有较高的表面积、较好的催化活性和传递速度,成为二氧化钛材料研究的热点。 三、研究内容 本研究计划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二氧化钛薄膜,探究不同条件下(如反应气氛、温度等)对二氧化钛薄膜性能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采用理论计算,分析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二氧化钛薄膜的反应机理,确定制备参数。 2.根据理论计算确定的制备参数,制备二氧化钛薄膜,并通过XRD、SEM、TEM等手段进行表征和分析。 3.研究不同条件下制备的二氧化钛薄膜的光催化性能、光电化学性能等,对其光电催化特性进行研究。 4.探究不同条件下二氧化钛薄膜的成型机理、结构形态及其与性能的关系。 5.针对不同条件下制备二氧化钛薄膜的分子结构及表面特征,进行计算分析,探究其在电化、催化等方面的应用。 四、预期成果 1.确定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二氧化钛薄膜的反应机理和制备参数。 2.制备出具有不同结构、形态的二氧化钛薄膜,对其表征和分析得出其物理、化学特性以及不同条件下光电催化性能等。 3.研究不同条件下二氧化钛薄膜的成型机理、结构形态及其与性能的关系,探究其在电化、催化等方面的应用。 4.论文发表在高水平国际期刊以及国内二氧化钛材料领域的优秀期刊。 五、研究方法 1.理论计算:通过计算和模拟,确定制备条件和机理。 2.化学合成: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二氧化钛薄膜,并通过XRD、SEM、TEM等方法进行表征和分析。 3.光电化学测试:研究二氧化钛薄膜的光电催化性能、光电化学性能等,探究其特性和应用。 4.计算分析:对二氧化钛薄膜的分子结构及表面特征进行计算分析,以得到更详尽的信息。 六、研究计划及预算 1.时间安排 第一年: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二氧化钛薄膜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其特性和应用;对其成型机理、结构形态及其与性能的关系展开探究。 第二年:从计算分析的角度出发,对二氧化钛薄膜的分子结构及表面特征进行计算分析,发表论文。并对之前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与提高。 2.预算安排 经费种类|经费支出|备注 ---|---|--- 设备购置费|¥30,000|包括光电化学实验仪器 试剂及样品费|¥50,000|包括二氧化钛分子的合成等 差旅费|¥10,000|用于出差参加研讨会,数据分析讨论等 出版费用|¥5,000|用于发表论文,科研成果的展示和宣传 设施维护费|¥5,000|用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总计|¥100,000| 七、研究团队及分工 1.负责人:A教授,研究生导师,负责项目的整体设计、协调和管理;负责研究计划的制定,定期组织研究生开会讨论。 2.研究生1:主要负责理论计算和计算分析工作。 3.研究生2:主要负责实验工作及结果分析,如二氧化钛的制备、表征和性能测试等。 4.研究生3:主要负责文献资料查找和整理、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工作。 八、参考文献 1.Zhang,Y.,etal.,EpitaxialgrowthofTiO2filmanditsphotoluminescenceatroomtemperature.JournalofLuminescence,2006.122-123:p.73-76. 2.Li,F.,etal.,FabricationandphotocatalyticperformanceofN/S-dopedporousTiO2thinfilm.AppliedCatalysisB:Environmental,2016.188:p.214-224. 3.Wu,Y.,etal.,ReactivevariablescontrollingthemicrostructureofMOCVDTiO2thinfilms.Depositiondynamics,InternationalCriticalReviewsinSolidStateandMaterialsSciences,2012.37(6):p.291. 4.Yan,Y.,etal.,PreparationandpropertiesofTiO2-basedthinfilmsforphotocatalysisandphotoelectrochemicalcells.InorganicChemistryCommunications,2011.14(9):p.1381-1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