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39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考地理复习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第5讲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5讲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5讲岩石圈与地表形态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C以上为③________,C、D之间为④________,D以内为地核(由E外核和F内核组成)。 3.岩石圈 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包括地壳和⑤____________(软流层以上)。 [完善提醒]地壳厚度不均,陆地地壳厚,海洋地壳薄。在陆地上,高原、山地地壳厚,平原、盆地地壳薄。 二、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 1.三大类岩石的成因与常见岩石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图5-2 (1)三大类岩石类型:A为⑩__________,B为沉积岩,C为⑪________。 (2)地质作用 a表示冷却凝固作用。b表示⑫________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等作用。c表示变质作用。d表示⑬________。3.循环的意义 (1)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2)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 (3)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了地表环境。 三、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1.内、外力作用比较 2.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划分:地球岩石圈被海岭、海沟等断裂构造带分割成的若干单元,称为板块,主要分为六大板块。 (2)板块运动 a.挤压碰撞⑯边界 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常形成山脉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常形成海沟、海岸山脉或岛弧 b.张裂分离⑰边界 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地带,常形成裂谷 海洋中板块张裂地带,常形成大洋中脊 3.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褶皱 形成: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基本形态:背斜和⑱. (2)断层 形成: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使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 地貌:谷地或陡崖4.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1)流水作用 侵蚀地貌:沟谷、峡谷 堆积地貌:冲积扇或洪积扇,冲积平原和⑲. (2)风力作用 风蚀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洼地 风积地貌:⑳、沙垄[完善提醒](1)内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但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种作用占优势,其中内力作用对地表变化起主导作用。(2)地质构造是单纯内力作用形成的,而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3)地质构造和地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岩层的弯曲变形状况,而后者指地表的基本面貌形态。 ►探究点一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1.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图5-3 注:①冷却凝结②外力作用③变质作用④重熔再生(1)熟悉物质循环(2)掌握判读方法 ①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即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就是岩浆岩,其作用即为冷却凝固。 ②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大类岩石的“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它,其作用是重熔再生。 ③各类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各类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2.三大类岩石的形成、特点和用途 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可能含有化石,如石灰岩、砂岩、页岩等;变质岩具有片理构造,如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等。例1读图5-4判断,图中体现出的地理过程是() 图5-4 A.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B.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C.岩浆的冷却凝固过程 D.岩浆岩的形成过程[解析]B从图中可以看出,与岩浆接触部分的石灰岩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发生变质形成大理岩。►探究点二褶皱山与断块山 1.褶皱山与断块山考点互动探究2.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1)利用地质构造找水——向斜槽部、断层处。 向斜岩层向槽部倾斜,利于地下水向槽部汇集,故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成泉的地方。 (2)利用地质构造找矿——向斜槽部探矿、背斜处找油。 如果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井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掉。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背斜底部;中间为石油。(3)利用地质构造确定工程建设——避开断层带,在背斜处建隧道。 在断层地带建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坍塌。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在有断层的地区烈度会变大。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隧道可能会变为水道。背斜是隧道的良好选址。在背斜处开采煤炭等,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在向斜处开采煤炭,易发生透水事故。 方法区分背斜和向斜的方法 (1)当岩层形态完整时,即内力作用突出,而外力作用不显著时,可直接根据岩层的弯曲方向判断地质构造。 (2)当岩层形态不完整时,可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部分岩层较新,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部分岩层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