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多源传感信息融合的低功耗交通模式识别技术研究的任务书 一、任务背景 交通模式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物流、出行等领域。随着物联网和传感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感器被应用于交通模式识别研究中。例如,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GPS位置传感器和数字摄像头等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和记录不同交通模式的特征。 然而,当前的交通模式识别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传感器数据具有巨大的数据量和多样性,不同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存在差异性,如何有效整合这些数据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其次,传感器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巨大电量,这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和长期实用性。 因此,本研究将基于低功耗策略,利用多源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建立交通模式识别系统,旨在提高识别准确度和减少能耗,为智慧交通领域提供技术支持。 二、任务目标 1.收集不同传感器(如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GPS位置传感器等)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建立交通模式识别数据集。 2.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交通模式识别模型。利用多源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提高识别准确率和对不同交通模式的识别能力。 3.优化算法,实现低功耗交通模式识别系统。通过削减算法中冗余的计算、优化传感器采样时间和频率等方法,减少传感器的功耗。 4.设计实验验证方案,评估交通模式识别算法的性能。对交通模式识别系统进行实验评估,量化算法的能耗和识别准确度,验证算法的优化效果。 5.上述内容结合实现,编写论文或技术报告,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 三、研究方法 1.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采集不同传感器的数据,如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GPS位置传感器等,并加以预处理。将收集的数据转化为模型可用的格式,如CSV、TXT、MATLAB格式等。对数据进行定标、去噪和异常值处理。 2.特征提取 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提取与交通模式有关的特征,如偏向角、速度、时间间隔等。通过特征提取,将数据转化为可识别的数字表示。 3.神经网络算法 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交通模式识别模型。多源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组合方法将有助于提高模型的识别准确率和对不同交通模式的识别能力。在此基础上,针对神经网络算法,进一步进行模型优化。 4.单片机系统 根据处理速度和能耗,选取合适的单片机处理器。利用低功耗策略,通过降低算法计算时间、提高唤醒效率、优化传感器的采样时间和频率等手段,实现低功耗交通模式识别系统。 5.测试评估 构建实验环境,收集交通模式数据,对交通模式识别系统进行测试。对交通模式识别算法的性能进行评估,如算法的能耗、识别准确度等数据进行量化分析。 6.研究总结 根据实验结果,总结交通模式识别算法的优缺点,提出进一步优化建议。将研究结果整合编写成论文或技术报告。 四、论文结构 论文应包括:论文题目、摘要、引言、相关技术背景、交通模式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实验结果与分析、研究总结、参考文献等。 五、参考文献 [1]ZhangX,SongX,ZhaoF,etal.ALightweightandEfficientTransportationModeRecognitionAlgorithmUsingSmartphones[J].IEEETransactionsonMobileComputing,2017,16(10):2723-2734. [2]WuG,ChenL,JiaY,etal.Transportationmodedetectionusingmobilephonesensors[J].ExpertSystemswithApplications,2013,40(10):4228-4237. [3]ZhouX,LiK,ZhangW,etal.AfusionalgorithmoftheinertialmeasurementunitandGPSfortransportationmoderecognition[J].Measurement,2018,113:141-154. [4]ChenZ,KeoghE.Time-seriesclassificationundermorerealisticassumptions[c]//ProceedingsoftheThirdSIAM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DataMining.2003:189-200. [5]MaoJ,YinBC,SunZH.Monitorsystemandmethodbasedonvehicularinertialsensing[C]//201412thWorldCongressonIntelligentControlandAutomation(WCICA).IEEE,2014:110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