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分析【摘要】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人均GDP3000-10000美元)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会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按照世界银行的标砖2006年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的描述这种状态称为“中等收入陷阱”(MiddleIncomeTrap).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从2010年我国的人均GDP约为4361美元2011年约5414美元2012年为6100美元到2013年为止已经达到6629美元中国已经迈入中等收入偏上的国家行列中。大多数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基本是经济长期停滞、贫富分化严重、事业率增加、腐败严重等现象突出。比如墨西哥巴西等拉美国家深陷“中等收入陷阱”至今难以自拔而国际上公认的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日本和韩国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转换。如何避免中国长期的深陷“中等收入陷阱”我们可以从韩日两邻国的成功经验中寻找突破点。【关键词】中等收入跨越陷阱一、现状根据2010―2014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人均GDP增速、反腐败-的严峻形势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成本增加等因素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在2014亚太经合北京峰会上主席指出对中国而言“中等收入陷阱”过是肯定要过去的关键是什么时候迈过去、迈过去以后如何更好向前发展。我们有信心在改革发展稳定之间以及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之间找到平衡点使中国经济稳致远。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并不意味着长期深陷“中等收入陷阱”。陷入陷阱的国家普遍存在经济增长不稳定、金融体系脆弱、收入差距严重不均及公共服务短缺等共同特征。而自2003年中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连续多年经济快速发展。虽然经济增长稳步前进公共服务不断增加充分就业社会腐败现象有所缓和。但是从整体来看我国正处于收如不断增加的“收入提升期”。伴随而来的经济增长速度减慢、贫富分化严重、社会保障体系及福利政策跟不上发展、金融市场不稳定(实体经济导致)及社会公共道德信仰的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也突显出来。一系列的现象都告诉我们中国正在经历“中等收入陷阱”的考验。那么在国际社会上发达国家基本都经历过这样的历史阶段。例如亚洲的韩国、日本;欧洲的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都在经历“中等收入陷阱”中用了或长或短的时间跨越陷阱。成功跨越到另一个发展高度。那么尤为突出的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历了“中等收入陷阱”之后仅用了八年时间便成功突破的经历是世界经济学家争相研究的典型案列。那么同为亚洲国家的中国要如何吸取经验、借鉴政策呢?二、从韩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启示中寻找适合中国的特色之路日本侵略战争结束之后韩国便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另一个根据地。在战后几年后朝鲜半岛又因为朝鲜战争而分列成两个国家。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韩国和朝鲜。其实早在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之后韩国人均GDP仅为67美元与当时的中国54美元差均并不明显。但是在战争结束后从1960年到1970年代韩国正确的采取出口导向策略适时的抓住了美日等国调整产业结构―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外转移的机会。就像今天的中国充分发挥本国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对来韩加工企业采取宽松政策。一跃成为与新加坡等国并成为亚洲四小龙。同时在60年代朴正熙的军阀政策也对经济的腾飞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大力扶植大型企业也创造了汉江奇迹等经济繁荣现象。70年代中后期随着朴正熙政府与美国的对峙愈演愈烈反对朴正熙镇压民主的声音也越来越大。1979年朴正熙被暗杀。随着朴正熙的逝世韩国的工业时代和经济腾飞也随之走向没落。出口导向策略问题不断及贫富差距严重等现象表明韩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陷阱”。虽然铁腕总统朴正熙已逝但随之上任的全斗焕也继承了朴正熙的“汉江奇迹”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成功给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成为世界最短时间突破陷阱的国家。(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进入“中等收入陷阱”之后韩国政府果断的采取调整产业结果战略。抛弃一直沿用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为主的经济模式。把创新及技术引进、开发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重点。通过吸收和购买发达国家先进成熟技术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大力发展造船、机械、电子、钢铁等重工业企业把重工业提到同国防业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采取了一系列的倾斜政策促使了1973年浦项钢厂竣工、1975年现代造船厂竣工到1980年重工业在整个制造业比例高达54%人均GDP达到1745美元。(二)重视贫富差距努力实现公平化跨入“中等收入陷阱”之后收入分配不均而带来的贫富差距扩大问题也变得十分尖锐。为了安抚民众改善人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