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局部特征的车辆重识别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车辆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等情况,其中车辆的信息成为重要的证据。此时车辆的重识别就变得尤为重要。传统的车辆重识别方法主要是基于全局特征,但由于物体视角的差异、遮挡等问题,全局特征往往不可靠。而基于局部特征的方法则不会受到视角差异和遮挡等影响,因此逐渐成为车辆重识别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基于局部特征的车辆重识别方法,通过提取车辆局部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训练,提高车辆重识别的准确率。这对于交通安全管理、犯罪侦查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高社会治安水平和维护公共安全具有积极作用。 二、研究现状 传统的车辆重识别方法主要依靠车辆的全局特征进行识别,如车辆颜色、车型、车牌等信息。这些特征对于识别身份不同的车辆具有显著的作用,但当车辆角度有较大变化或出现遮挡时,全局特征就显得不够可靠。因此,局部特征逐渐成为车辆重识别研究的重要方向。 最早的局部特征方法是基于SIFT算法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取车辆的局部特征描述子,构建识别模型。该方法的局限性在于描述子的计算量较大,且无法很好地处理在不同尺度下的物体,导致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后来,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局部特征学习方法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近年来研究者们提出了诸如多尺度局部特征匹配模型、局部特征对齐模型等方法,这些方法在处理车辆图像的局部特征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基于局部特征SIFT和深度学习算法的SPGD模型,可以有效地提取车辆的局部特征,获得较好的识别效果。 三、研究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对当前车辆重识别方法进行分析,了解其不足之处,并针对局部特征的特点提出基于局部特征的车辆重识别方法。 2.提出一种车辆图像的局部特征提取算法,如SIFT、SURF等算法,并从计算速度和性能精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3.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训练车辆重识别模型,如SVM、BP神经网络等方法,以提高识别精度。 4.实验验证所提出的基于局部特征的车辆重识别方法的有效性,比较不同算法在识别精度和计算速度上的差异。 四、研究计划 研究时间:2022年3月-2023年3月 1.第一阶段(2022年3月-2022年6月):对车辆重识别方法进行分析,了解其优缺点,确定研究内容和方向。 2.第二阶段(2022年6月-2022年9月):根据研究方向,提取车辆图像的局部特征,确定最佳的特征提取算法。 3.第三阶段(2022年9月-2023年1月):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训练,并通过实验评估算法的识别精度和计算速度等性能。 4.第四阶段(2023年1月-2023年3月):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并进行答辩。 五、参考文献 [1]YangQ,LiaoS,JiaoL,etal.Learninghierarchicalrepresentationsforvehiclere-identificationwithvisualattention[C]//ProceedingsoftheIEEEConferenceonComputerVisionandPatternRecognition.2018:7177-7186. [2]ZhaoH,TianY,SunS,etal.Spindlenetworkforvehiclere-identification[C]//ProceedingsoftheBritishMachineVisionConference.2017:121-131. [3]LiuX,JiaX,LiuH,etal.Spgd:Ahybridapproachforvehiclere-identificationusingspatio-temporalandsemanticcues[J].IEEETransactionsonCircuitsandSystemsforVideoTechnology,2019. [4]LiuW,LiaoS,LiuX,etal.Multi-scaletripletcnnforvehiclere-identification[J].Neurocomputing,2017,266:187-195. [5]LiT,WuTF.Vehiclere-identificationbasedonsimilaritymetriclearning[C]//2019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ensing,CommunicationandNetworking(SECON).IEEE,20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