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ZigBee的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机房有着很高的温度、湿度、烟尘等要求,如果出现温度过高等异常情况,会对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造成危害。因此,对机房的环境监控十分重要。目前,传统的环境监控方案主要采用有线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但该方案不如无线采集方案更加灵活且具有更低的运维成本。ZigBee技术作为一种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的无线通信技术,为机房环境监控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本项目基于ZigBee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设计并实现机房环境监控系统,以提高机房环境监控的精度及效率。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各大数据中心的机房环境监控技术和设备逐渐成熟。国内引入了美国ASHRAE标准进行机房准入合规,在硬件方面,各大硬件厂商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机房环境监控系统,例如大云环境、三旺智能、中移物联等公司均推出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的环境监控系统;在软件方面,ARM物联网平台、ThingSpeak、IBM物联网平台等都提供了优秀的数据分析和展示功能的物联网平台。但总的来说国内研究还有诸多不足,如缺少统一的标准、生态不健全等问题还需要加强研究。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基于ZigBee的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研究较早,在硬件方面,美国GE公司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的智能电表系统,其作为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一部分,可对机房供电进行实时监测;在软件方面,欧洲控制工程学会(EuropeanControlEngineering)提出了一个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用于环境监测和控制,并提供了相应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分析功能。总体来说,国外在机房环境监控技术上已有相对成熟的解决方案,但高成本、设备复杂等问题仍是阻碍其在国内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 三、研究内容和目标 本项目旨在设计和实现一种基于ZigBee的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和目标如下: 1.调研机房环境监控技术和设备,分析其优缺点,确定基于ZigBee技术的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最佳方案。 2.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进行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布置,确定节点之间的通讯协议及数据传输方案。 3.利用ZigBee网络对机房的温度、湿度、烟雾等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管理和告警,优化机房环境监控系统。 4.设计并实现数据采集端和数据处理端,实现机房环境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和可视化展示。 5.进行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测试和评估,验证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性能。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本项目将采用以下技术和方法进行研究: 1.采用ZigBee协议进行无线传感器节点之间的通信。 2.利用传感器采集机房的温度、湿度、烟雾等环境数据。 3.设计服务器端程序,接收并处理传感器上传的数据,实现认证、存储、分析和展示功能。 4.利用Python编程语言开发服务器端程序,实现对ZigBee协议和无线传感器的控制。 5.设计和实现用户界面,包括Web界面和移动端界面,向用户展示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实时状态及历史数据。 五、预期成果 本项目的预期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出符合机房环境需求的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 2.实现基于ZigBee协议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的数据采集功能。 3.开发服务器端程序,实现数据认证、存储、分析和展示功能。 4.设计并实现Web界面和移动端界面,向用户展示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实时状态及历史数据。 5.对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进行测试和评估,验证其可靠性、稳定性和性能。 六、进度计划 本项目的具体时间进度计划如下: 阶段一:文献调研与需求分析(2周) 阶段二: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3周) 阶段三:服务器端程序开发(2周) 阶段四:用户界面设计与实现(3周) 阶段五:测试评估和总结报告(2周) 总计:12周 注:1个工作日为8小时。 七、参考文献 1.M.Q.Ahmed,P.K.Paul,andT.Hayat,“IOTBasedRoomEnvironmentMonitoringSystemusingArduinoandZigbee”,InternationalJournalofComputerApplications(0975–8887)Volume133–No.13,January2016. 2.B.Ibrahim,K.Z.Ghafoor,andM.M.Shatnawi,“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aZigBee-BasedAutomatedGreenhouseMonitoringSystem”,JournalofSensors,Volume2016. 3.R.XuandP.Chong,“WirelessSensorNetworks:PrinciplesandPrac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