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弓形虫感染与HeLa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的任务书 任务书 弓形虫感染与HeLa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 一、研究背景 弓形虫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原生动物,可以感染哺乳动物和鸟类,也可以感染人类。在人类中,弓形虫可以引起弓形虫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可引起人体多个系统受损。而作为人类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的宫颈癌,其发病机制也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最近的研究表明,有证据表明某些病原体感染可导致宫颈癌的发生。弓形虫感染与宫颈癌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研究目的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弓形虫感染是否会引起HeLa细胞的凋亡。通过建立HeLa细胞的感染模型,观察弓形虫感染后HeLa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变化,探究弓形虫是否对HeLa细胞的凋亡起到了促进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弓形虫感染与宫颈癌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依据。 三、研究内容 1.建立弓形虫感染HeLa细胞的模型。将HeLa细胞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感染组细胞以弓形虫接种,对照组细胞接种PBS缓冲液。感染时间根据实验需要选择。 2.观察HeLa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变化。通过光镜观察和细胞染色方法观察在感染和非感染情况下HeLa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变化,包括细胞形状、颜色、核的大小和形态等。 3.探究弓形虫对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细胞凋亡检测方法探究弓形虫感染对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比较感染组和对照组HeLa细胞的凋亡率。 四、研究方法 1.细胞培养 HeLa细胞在6孔板中培养,放入含有10%FBS的DMEM培养液中置于37℃培养室中。 2.弓形虫的培养 于YPSH培养基中培养弓形虫,并采用离心法获取弓形虫。 3.细胞感染 将HeLa细胞划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接种1x10^7/ml的弓形虫至感染组细胞中,至对照组细胞中接种PBS缓冲液。 4.相机观察 将感染组和对照组HeLa细胞放置在相机中拍摄显微镜图片,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变化。 5.细胞凋亡检测 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通过细胞凋亡检测方法检测单个细胞是否凋亡。 五、预期结果 正常情况下,HeLa细胞外观呈现典型的上皮细胞形态。随着弓形虫感染时间的延长,HeLa细胞会出现形态和结构上的变化,包括细胞变形、颜色变化、核的大小和形态等。同时,实验结果还将显示出感染组HeLa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弓形虫能够促进HeLa细胞的凋亡过程,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六、研究意义 本次研究的意义在于探究弓形虫感染与宫颈癌之间的潜在关联。通过观察HeLa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变化,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弓形虫对细胞的影响以及其对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这为后续进一步探讨弓形虫与宫颈癌之间的潜在关联提供了基础。同时,能够为宫颈癌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七、研究时间和经费 本次研究的时间为3个月,经费20000元,用于购买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耗材和化学试剂等。 八、研究团队 本次研究由XX大学生命科学研究所进行,由生命科学研究所负责该实验项目的实验设计,实验设备、耗材和化学试剂采购,并负责实验进度的管理与支持。研究团队由本次研究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和科研助理组成,有相关学科和实验室管理经验。 九、参考文献 1.DubeyJP.ToxoplasmosisofAnimalsandHumans.CRCPress;2010. 2.TanakaY,UedaH,NakanoH.etal.RoleofHumanPapillomaVirusInfectionandOverexpressionofp16INK4ain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andCervicalCarcinoma.OncolRep.2008;20:939-44. 3.SauerG,Schneiderhan-MarraN,GröneHJ.etal.IdentificationofPotentialBiomarkersforCervicalCancerthroughComparativeProteomics.OncolRep.2008;20:609-18. 4.TsaoSW,TsangCM,PangPS.etal.TheBiologyofEBVinCarcinogenesisandtheProgressionofNasopharyngealCarcinoma.AdvExpMedBiol.2018;1045:345-58. 5.CampoMS.Papillomavirus-InducedSkinCancer:ATaleofThreeStories.JInvestDermatol.2018;138:14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