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强震作用下金鼓高速远程滑坡成因机制与运动特征分析的任务书 任务书 一、任务背景 近年来,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了多次强震,其中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县发生的6.5级地震,引发了金鼓高速远程滑坡事件,给交通运输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危害。因此,对该滑坡事件的成因机制和运动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研究目标 本研究旨在: 1.探究金鼓高速远程滑坡事件的成因机制,分析强震作用下斜坡稳定性变化的原因。 2.研究金鼓高速远程滑坡的运动特征,分析滑坡历时和运动距离、速度等参数。 3.提出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为类似事件的防范与治理提供重要参考。 三、研究方法 1.借助数字高程模型(DEM)、遥感图像等多种空间数据,建立金鼓高速滑坡区地形、土壤和岩层等三维模型,分析地质构成和地形地貌特征。 2.运用物理模型、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探究强震作用下金鼓高速滑坡区斜坡稳定性变化的成因机制。 3.利用震源机制分析、地震波反演等方法,研究地震带来的动力学效应对滑坡区的影响。 4.通过实地观测和数据监测,分析金鼓高速滑坡事件的运动特征,确定滑坡历时和运动距离、速度等参数。 5.结合金鼓高速滑坡事件的特点,提出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为类似事件的防治提供参考。 四、研究内容和任务 1.综述金鼓高速远程滑坡事件背景,回顾滑坡事件的情况和相关研究,明确本次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2.建立金鼓高速滑坡区地形、土壤和岩层等三维模型,分析地质构成和地形地貌特征,确定斜坡稳定性分析的依据。 3.运用物理模型、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探究强震作用下金鼓高速滑坡区斜坡稳定性变化的成因机制。 4.利用震源机制分析、地震波反演等方法,研究地震带来的动力学效应对滑坡区的影响,进一步确定滑坡成因机制。 5.通过实地观测和数据监测,分析金鼓高速滑坡事件的运动特征,确定滑坡历时和运动距离、速度等参数。 6.结合金鼓高速滑坡事件的特点,提出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为类似事件的防治提供参考。 7.撰写研究报告,并开展学术研讨,总结研究成果,达到本次研究的目标。 五、主要参考文献 1.李宝林,2016,金鼓高速远程滑坡形成原因及机制探析,现代交通技术,8(9):21-25. 2.宋华峰,2018,基于DEM数据的滑坡区地表形态分析与评价,工程勘察,37(3):65-70. 3.段庆波,2015,震后滑坡的形成机理及其防治研究,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35(6):1-7. 4.刘海涛,2017,基于InSAR技术的诸暨溪石列村密集型滑坡稳定性分析,地质科技情报,36(2):117-123. 5.张森,2016,基于遥感技术的岷江上游滑坡稳定性研究,山地学报,34(2):131-137. 以上参考文献仅供参考,具体研究中应根据实际需求选取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