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感性工学的鞋类产品感性设计系统的研究的任务书 任务书 一、背景和意义 鞋类产品作为日常生活中必需品之一,其形态、材质、色彩等方面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审美情趣,涉及到人机交互、人类工程学、心理学、市场营销等多个学科领域,具有重要的实用和社会意义。目前,基于感性工学的鞋类产品感性设计系统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越来越受关注的研究领域,该系统的建立既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也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技术手段的支持。因此,本研究旨在系统地探讨基于感性工学的鞋类产品感性设计系统的构建问题,实现鞋类产品的感性设计与精细化生产,为中国鞋类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1)研究基于感性工学的鞋类产品感性设计的理论基础,探讨鞋类产品的感性特征和设计要素,并分析在鞋类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 (2)研究鞋类产品感性设计流程与方法,开发相应的设计工具和技术,提供一种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的鞋类产品感性设计系统模型,并测试其有效性。 (3)研究鞋类产品感性设计与用户需求的关系,通过对用户心理和行为的分析,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维度进行研究,进而实现对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满足。 (4)鞋类产品感性设计实践案例研究,对已上市的成功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归纳整理设计成功的原因,并为今后的设计提供经验借鉴。 2.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从中提取相关信息和数据,形成对该领域的深入了解、对比以及思考。 (2)实证研究法:通过实践活动进行研究,包括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验等形式,分析用户对鞋类产品感性要求、使用习惯等信息,为系统设计提供应用实践基础。 (3)案例研究法:选取鞋类产品领域的经典或具有特色的成功案例,通过对其设计过程和设计成果的分析,总结出成功设计的规律和方法。 三、预期成果和时间安排 1.预期成果 (1)建立基于感性工学的鞋类产品感性设计系统模型。 (2)建立鞋类产品感性设计与用户需求关系仿真模型。 (3)提出鞋类产品感性设计实践的路径和方法。 (4)提出鞋类产品感性设计的性能评价指标体系。 2.时间安排 2021年7月至8月:文献综述、理论框架建构。 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用户需求调研、设计工具开发。 2022年2月至2022年6月:数据分析、模型开发、结果验证。 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成果总结与论文撰写。 四、工作计划 1.文献综述: (1)搜集鞋类产品设计相关文献资料及学术论文,对已有的研究进行综述和整理。研究内容包括:感性工学理论、鞋类产品的感性特征和设计要素、鞋类产品感性设计的流程与方法、鞋类产品感性设计与用户需求的关系、鞋类产品感性设计的实践案例分析。 (2)完成文献综述的分析、归纳,确立基于感性工学的鞋类产品感性设计系统的理论框架,并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用户需求调研: (1)对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地域、文化背景等具有代表性的用户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用户对鞋类产品的感性需求、使用心理及其影响因素等信息。 (2)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与总结,构建鞋类产品感性设计关系仿真模型。 3.设计工具开发: (1)开发鞋类产品感性设计的工具和技术,包括建立鞋类产品零部件库、建立鞋类产品感性设计要素控制面板、鞋类产品感性设计方案的设计呈现平台等。 (2)开发完成的设计工具和技术要能够提供多种形式的方案展示,并具有快速制作、修改鞋类产品方案的能力。 4.数据分析、模型开发、结果验证: (1)根据上述调研与工具开发结果,形成鞋类产品感性设计系统的模型,编制可验证性场景模拟程序。 (2)对模型运行,验证和修正,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优化模型设计。 (3)根据数据模型和验证结果,阐述鞋类产品感性设计的要求与性能评价指标体系。 5.成果总结与论文撰写: (1)综合前期研究成果,撰写论文,阐述基于感性工学的鞋类产品感性设计系统模型、设计工具的开发与应用实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2)组织成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进行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宣传。 五、预算和资源 1.预算 (1)设备费:20万元,用于购买计算机、手绘板、打样机、3D打印机等相关设计设备及软件。 (2)材料费:10万元,用于制作样品、及实践时所需的材料等。 (3)差旅费:10万元,用于召开项目会议、出差调研等。 (4)人力费:50万元,用于聘请项目研究人员、奖励参与成果创作者等。 2.资源 (1)从相关高校招聘硕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等,组成研究团队,进行研究工作。 (2)充分利用已有的计算机设计技术资源,加强相关网络平台的建设和设计技术交流平台的开发利用。 (3)与鞋类制造企业合作,开展实践工作,吸收现有的生产制造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