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线虫病医学课件钩虫病钩虫病(ancylostomiasis,hookwormdisease)是由十二指肠钩虫和(或)美洲钩虫寄生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 临床常见表现为贫血、营养不良、胃肠功能失调,劳动力下降。 轻症患者可无症状,而出现严重贫血者可致心功能不全,儿童发育营养不良等。寄生于人体的钩虫主要是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雌虫较粗长,雄虫细短,尾部有交合伞。 两者虫卵相似,成椭圆形,无色透明,卵壳薄,内含2~8个细胞。雌虫在人体小肠内产卵后,随粪便排出,在温暖潮湿的土壤中发育为具有传染性的丝状蚴,其活动能力强。当与人体皮肤或黏膜接触时可侵入人体内,经微血管或淋巴管随血流到右心室和肺部,穿破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内,沿气道上行至咽部,随吞咽活动经食管进入小肠,在此发育为成虫。从丝状蚴钻入皮肤至成虫交配产卵约需4~7周。传染病学(第9版) 传染病学(第9版) 传染病学(第9版) 传染病学(第9版) 传染病学(第9版) 传染病学(第9版) 传染病学(第9版) 传染病学(第9版) 传染病学(第9版) 传染病学(第9版) 传染病学(第9版) 传染病学(第9版) 传染病学(第9版) 传染病学(第9版) 传染病学(第9版) 传染病学(第9版) 传染病学(第9版) 传染病学(第9版) 蛔虫病蛔虫病(ascariasis)是似蚓蛔线虫(Ascarislumbricoides)寄生于人体小肠或其它器官所致的寄生虫病。 流行广泛,儿童发病率高。 感染仅限于肠道者称肠蛔虫病(intestinalascariasis),可有不同程度消化道表现。蛔虫成虫钻入胆管、胰腺、阑尾及肝脏等脏器,或蚴虫移行至肺、眼、脑及脊髓等器官,可引起相应的异位病变,导致严重并发症。传染病学(第9版) 蛔虫寄生于小肠上段,活体为乳白色或粉红色。雄虫长约15~30cm,雌虫长约20~35cm。受精卵随粪便排出,在适宜环境发育为含杆状蚴虫卵(感染性虫卵)。幼虫在小肠孵出经第一次蜕皮后,侵入肠壁静脉,经门静脉至肝、右心、肺。在肺泡及支气管经第2次、3次蜕皮逐渐发育成长。感染后8~10天向上移行随唾液或食物吞入,在空肠经第4次蜕皮发育为童虫,再经数周发育为成虫。整个发育过程约10~11周。传染病学(第9版) 传染病学(第9版) 传染病学(第9版) 传染病学(第9版) 传染病学(第9版) 传染病学(第9版) 传染病学(第9版) 传染病学(第9版) 传染病学(第9版) 传染病学(第9版) 传染病学(第9版) 传染病学(第9版) 传染病学(第9版) 传染病学(第9版) 传染病学(第9版)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