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焦母为何视兰芝为眼中钉?(教师中心稿) 焦母为何视兰芝为眼中钉?(教师中心稿)--从“恋子情结”中看婆媳关系《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是诗中的反面典型。她极端蛮横无理,对儿媳兰芝的美德,仲卿夫妇的爱情,她视而不见。对儿子儿媳一味独断专行,无情摧残。这个可恶的老婆子真可谓人见人厌,人说人恨。与焦母完全不同的兰芝,多么勤劳,多么坚强,多么忠贞。她不为豪华所动,也不为威迫所屈。最感动我们的是她对仲卿坚如磐石的爱,她的爱可谓惊天地、泣鬼神。这样一个善良温顺,美丽多情的媳妇,怎么会成了婆婆的眼中钉肉中刺呢?一般教参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只是笼统地把焦母对仲卿夫妇的迫害解释为为了维护它的家长权威,全诗揭露了封建家长制摧残青年的丑恶本质。这么讲当然不算错,但有个问题并没有解释清楚。兰芝这样好的媳妇就是打着灯笼也难寻找呀!即便兰芝被休回家,也还有那么多的人登门求亲,甚至不乏官宦子弟。这样一个出色的女子,怎么就这么缺少家教,单单冒犯婆婆的尊严呢?多么不合情理呀?《孔》诗中兰芝对仲卿说“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一个“故”字就说明了兰芝并没有有意冒犯婆婆尊严,婆婆是在故意找茬儿。焦母为什么要找媳妇的茬呢?要我说,那就是“嫉妒”。焦母对兰芝的嫉妒是她一切行为的最好解释。焦母嫉妒兰芝什么?嫉妒兰芝夺走了她们母子的“爱”。仲卿很早失去父亲,焦母一个人承担抚养儿子的重任,当然母子之情非常深厚。仲卿父亲去世后,焦母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到儿子身上,儿子是她的精神寄托,对儿子的爱是她情感上的最大依赖。仲卿长大成人后,焦母“不得不”为儿子操办婚事。她选来选去,选中了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兰芝过门后,小两口朝夕相处,耳鬓厮磨,恩恩爱爱,卿卿我我。这些焦母看在眼里,心中有一种别样的滋味。仲卿尽管娶了妻子,和妻子在一起的时候,但还像以前一样敬爱母亲,而焦母就不一样了。焦母唯一的情感依赖变成了与他人共享,心里面有了莫名的失落感,这种失落感越来越强烈,最后演变为一看到仲卿和兰芝在一起就别有滋味,一听到兰芝对儿子的说话就升起无名之火。再往后就演变为对儿媳横挑鼻子竖挑眼,越看越不顺眼,兰芝自然而然的成了她的眼中钉肉中刺。肯定会有人说这种解释太荒唐,婆婆怎么会吃儿媳的醋呢?其实这么解释并不荒唐,稍微了解一些弗洛伊德的人都知道弗氏有个著名的论断,就是每个人在潜意识里都有“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女孩子就是恋父情结)。就是对“恋母情结”一般人的理解也局限于男孩对母亲的“恋”,殊不知“恋母情结”是双向的,母亲对儿子的恋也是存在的,不妨称之为“恋子情结”。“恋子情结”严重的女人往往是那些单亲家庭的母亲。她们对儿子的依恋更为突出明显。“恋母情结”严重的男子要么以母亲为标准来找对象要么干脆不找对象,而“恋子情结”严重的母亲在潜意识里不希望儿子结婚。即使儿子结了婚,也会产生对儿媳莫名的妒嫉。人类这些看起来荒唐的现象在心理学里都能得到合理的解释。按照弗洛伊德的解释这些情结人皆有之,只是绝大多数人的这种情结他自己意识不到,这种情结是在潜意识里存在着的。尽管潜意识人们平时觉察不到,但它会影响或支配人的行为,当然多数人不知道自己的一些行为是受潜意识影响的。了解了“恋子情结”我们再来看焦母对兰芝的嫉妒就不觉得奇怪了。焦母千方百计拆散仲卿夫妇就是其潜意识里的“恋子情结”在起作用。即使兰芝被休后焦母为儿子找到了秦罗敷那样的儿媳,也不会改变这种“嫉妒”。明白了焦母为何视兰芝为眼中钉,那我们扩而广之,生活中婆媳很难和睦相处不是就有了合理的解释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