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 咬文嚼字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研读课后的思考题。 2.对比《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两文,思考其观点提出的不同角度,并让学生对比形成自己的看法。 3.总结全文。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研读课文,完成思考题。 (1)对郭沫若先生将《屈原》中“你是个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个没有骨气的文人”作者认为是练字的好例。对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作者是怎样的评价? [明确]似乎改得很不妥。一、“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并不适宜。二、“是”在逻辑上是联接词,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全不同。 (2)王若虚认为《史记》李广射虎一段中“凡多三石字”,当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人”;或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作者对这一修改的意见是怎样的? [明确]从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实际上却远不如原文。原文“视之,不进”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索然无味。 (3)[讨论]“推敲”这个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朱先生对此提出了自己新的看法,请结合《题李凝幽居》的意境,谈谈对“推敲”一词的看法。 [提示]朱先生的分析评论本身就是独立思考,推敲的故事流传久远,人们向来以为“敲”字比“推”字用得好,朱先生做学问,有独立思考的精神,有求真务实的精神,他分析得非常精细,言之有据。 说用“敲”字有它的道理。它结合“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按理晚上看不到宿在池边树上的鸟,万籁俱寂中,老僧(或许正是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作者抓住这一转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以闹衬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又不露痕迹地切中了题目的“幽居”二字。“敲”字正见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而“推”的“自掩自推”的“冷寂”不仅让“鸟宿池边树”显得无理,意蕴也浅得多。 (4)研读第6段,完成下面思考题 ①为什么说“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 [明确]前者:意义固定,偏于类型;后者,意义游离,偏于个性。 ②苏东坡由“小龙团茶”联想到“天上小团月”是因为它们有某一共同点,这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清茶泡在泉水里和明月照着泉水都有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 ③以下表述是否与作者原意相符:() A.“蓝田日暖五生烟”是因为蓝田发生燃烧使玉石俱焚产生烟雾引起的联想。 B.字的联想意义因带上主观色彩而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变化莫测。 C.科学的文字其意义需要精确,说明科学不需要联想甚至排斥联想。 D.诗文中的字难以控制是因为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 [明确]AC不符,BD符合。 (5)研读第7段,完成下面思考题 ①为什么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 [明确]因为“套板反应”使人安于套语滥调,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而创造的动机则要求创新,“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格格不入”的。 ②为什么作者认为“惟陈言之务去”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 [明确]“惟陈言之务去”,才能不致滑到“套板反应”,在思想情感和语言上创新,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③既然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思想情感是主导的,为什么反过来说:“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 [明确]语言与思想情感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与内容是相随而变的,思想情感固然是主导的,但是语言也影响思想情感,语言上刻意创新,也能推动人们在思想情感上求新,遇事朝深一层去想。 ④“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这个“作”字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是匠心独运的创作。 (6)文章中表达出作者对于“咬文嚼字”持什么样的态度? [提示]《咬文嚼字》一文是针对现实中的“套板反应”而写的文章,他要求人们在现实中要克服“套板反应”这一习惯,而在应用文字时要养成“咬文嚼宇”的习惯,运用文字时切实体会思想感情,运用精确的文字,不能用俗滥的思想情感和俗滥的语言;并且在运用时要应具有谨严的精神,文章中通过许多例子来说明这一道理。 通过这些例子反映出“咬文嚼字”的必要性。要求人们在创作和欣赏中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要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美。 2.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一文中,提出与本文不同的主张,说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理由如下: (1)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 (2)诸葛亮与徐庶等三人一道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诸葛亮比徐庶三人高明,因为他“观其大略”,知识面更广。 (3)宋代陆象山说:“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