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习题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例题的讲解,使学生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熟练掌握。 2.让学生理解规律的内涵及外延。 3.使学生形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思维定势,熟练运用某些常用的方法、技能、技巧来解决问题。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熟练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使用。 2.难点是电表的处理及电路的改画。 三、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先请一位同学把定律的内容口 随外电阻R变化的情况符合什么规律。前面已经作了些定性分析,下面作一些定量的计算。 (二)教学过程 例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的内阻r=0.4Ω,电阻R1=R2=R3=4Ω,开关S合上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1.5A,电压表V的示数为2V,求开关S断开后电压表V的示数。(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的影响不计) 分析:此电路中共有四个电阻,一个电源及电压表和电流表。因为题目中已说到两表的影响不计,所以可当成理想表。电压表处视为断路,电流表处视为短路。要想计算,首先要将电路改画成一般熟悉即所谓的将表从电路中“拆掉”的形式,再看看表放在哪里合适,引导学生改画电路图,并请同学将结果画在黑板上。 给出几分钟思考的时间,再请一位同学说一下自己的思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①要求的是S断开后电压表的示数,即测的是R2两端电压,从题目给的已知量来看要求U′2,必须知道E,R4; ②S闭合时,电压表测的是R2两端电压U2,电流表测的是过电阻R1和R3的电流,根据电阻的串、并联情况可以解出R4及E; ③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出。 解答:闭合时: U3=I3R3=1×4=4(V) U4=U3-U2=4-2=2(V) I4=I1+I2=1(A) E=U3+(I3+I4)r=4+(1+1)×0.4=4.8(V) S断开时: 小结:做这一类型的题目,我们可以按以下的步骤: 简化电路,由所求入手(缺什么,找什么),根据规律求解。 例2:电源由6个电动势E=1.5V,内电阻r0=0.1Ω的电池串联而成,R1=4.4Ω,R2=6Ω,R2的额定功率为3.84W,变阻器R3开始放在阻值12Ω处,求:(1)通过电阻R2的电流和此时电源的输出功率;(2)若要使R2消耗的实际功率不超过它的额定功率,R3的阻值应取什么范围? 分析:此题中电阻的关系很清楚。(请同学做出第一问) 解答:(1)E=6×1.5=9(V)r=6×0.1=0.6(Ω) P出=IE-I2r=I2R=12×8.4=8.4(W) 提问:第2问不超过额定功率如何理解? 归纳:①有一个特定的R3阻值,可以使R2此时所消耗的功率正好为额定功率,达到额定功率也就意味着电流、电压也均达到额定值。 ②根据电路的情况可分析出,如果R3超出特定值,那么R2、R3并联部分所占的电压就会提高,会使R2实际功率超过额定值,反之,则符合题意。 ③如何解出该特定值,应从给定的R2的额定功率求出。 设R2消耗为额定功率时,R3实用阻值为x 故R3应小于等于120Ω。 小结:该题要求同学对额定功率的概念要理解,要会正确使用动态变化中的定性分析。 例3.如图电源电动势E=12V,内电阻r=0.5Ω,将一盏额定电压为8V,额定功率为16W的灯泡与一只线圈电阻为0.5Ω的直流电动机并联后和电源相连,灯泡刚刚好能正常发光,通电100min,问电源提供的能量、电流对灯泡和电动机所做的功、灯丝和电动机线圈产生的焦耳热,电动机的效率分别为多少? 先给出几分钟,让学生去做,将其中的错解写在黑板上。 请同学们讨论该种做法是否正确?(不正确)错在哪里? 电灯泡均可使用,而直流电动机已不属于此范围,在此也可归纳一下一般题目中遇到的情况下何为纯电阻电路。 纯电阻电路,如电炉子、电熨斗、电暖气、白炽灯等; 非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电解槽,电镀槽等。 如何解决此题?提示E=IR+Ir=U+Ir,也就是说可把电源电动势分成两部分来看,一部分是路端电压,一部分是内电压。 再给一定时间让学生继续解答,并提醒要弄清各小问的确切定义。 解答:因为电灯与电动机并联,故该电路的路端电压为8V. 电源提供能量W电源=IEt=8×12×6000=5.76×105(J) 电流对灯泡做功WL=PLt=16×6000=9.6×104(J) 灯丝产生的焦耳热QL=WL=9.6×104(J) 电动机线圈产生的焦耳热Qm=I2rmt=62×0.5×6000=1.08×105(J) (三)课后小结 电路的分析,初中阶段要求已经比较高,我们在做题时应注意对基本概念正确理解,注意规律的适用条件,灵活运用公式。 四、说明 1.因为初中阶段已做了许多习题,现在选的题尽量注意多类型。 2.有意举出错误的解答,让学生去讨论,激发其兴趣,这样在讨论中对概念规律理解得更清楚。